如何评判《早餐中国》《人生一串》《宵夜江湖》《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纪录片?_宵夜江湖纪录片
如何评判《早餐中国》《人生一串》《宵夜江湖》《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纪录片?
“沈阳,东北三省枢纽,中国最铁的城市,过往一个铁西区成就老牌工业基地的传奇,一板一眼的传统,被一句‘老铁’代替,顿时活色生香,这里无酒不欢,道尽哥们间的衷肠,这里是烧烤天堂,最铁的城市,硬气豪放,最铁的城市,也独爱白煮的清淡毫不张扬,最铁的城市也有柔情难忘,暮色四合,宵夜开席。今晚,我们沈阳见。”在坚强又带着些许调皮的旁白中,腾讯视频自制纪录片《宵夜江湖》在7月2日如期开播。
而在7月10日,同是以烧烤为主题的《人生一串2》将播出,同类节目同期PK,颇有隔空打擂之势头。近年各大视频平台在布局美食纪录片方面大都有了各自的代表作,接下来笔者将进行分析整体内容格局和发展中所潜在的问题。
三大美食纪录片IP排榜首,腾讯视频新增“饕餮”注脚
依据笔者统计,近年腾讯视频在纪录片领域已有《风味人间》《早餐中国》《宵夜江湖》三大内容IP,B站有显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人生一串》,爱奇艺出品了一部火锅美食文化纪录片《天下一锅》,优酷和芒果TV尚未涉足这一领域。综合爱腾优芒B在美食纪录片上的市场份额和继续产出的能力来看,目前只有腾讯视频在美食纪录片领域继续进行输出,内容底盘逐渐巩固,由此可见,腾讯视频属于头部地位的。
腾讯视频所取得的成果与陈晓卿有一定的联系。2012年,豆瓣9.4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开启了美食纪录片的浪潮。在纪录片的高口碑之后,幕后总导演陈晓卿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进进大众的视野,成为了“舌尖”之外的另一IP。2017年,陈晓卿从央视离职加盟腾讯视频担任副总编辑。他的加盟,为腾讯视频美食纪录片体系的搭建起了重要作用。
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的播出口碑下滑、跌落神坛,腾讯视频推出了以“风味”IP为核心的内容矩阵,其中,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纪录片《风味人间》,豆瓣评分9.1分,让看众重燃对于美食纪录片的信心。紧接着今年4月推出的《早餐中国》,7月推出陈晓卿担任总监制的《宵夜江湖》。
腾讯视频的美食纪录片版图逐渐在壮大,一方面加大对自制类纪录片的投进,打造各种中国题材的故事,另一方面,全球引进更多优异纪录片,比如《邱瑞秋的世界美食烹饪》《全球风味美食》等。
腾讯视频美食特色印记还有部分源于自制综艺节目的加持,被称为“下饭综艺”的《挣脱了冰箱》已经接连推出5季,往年底还推出了《锋味全球美食地图》,以及还有韩国综艺美食综艺节目《街头美食斗士》也在平台上线。
AdMaster数据展示,18-25岁的年轻受众偏爱的纪实题材TOP 3分别为美食、人文及文化传统。而腾讯视频纪录片28岁以下的用户占比70%,看看群体是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人群。综合来看,美食纪录片的内容布局正中用户下怀。但值得注重的是,对于网生纪录片而言,所要做的并非内容生产那么简单。
从内容层到变现层,网生美食纪录片长路漫漫
AdMaster数据还展示,61%的年轻用户会情愿主动分享引发其共喊的内容,故而最重要的是如何生产出高共喊的内容。就以《早餐中国》《宵夜江湖》为例,二者在选题上有一定程度上相似性,选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两餐,早餐是一天能量储备的开始,夜宵则是繁忙一天的极致释放。对于早餐和宵夜,每一地区都会自身特色的饮食文化,每一饮食文化背后都有着各式人情冷热的故事,内容取材的下沉,能够覆盖更宽广的人群,引发集体对美食的共喊。
在让用户产生共喊之前,以有吸引力的内容俘获年轻用户注重力的要害所在。“用纪录片来讲故事,通过故事能够把知识带给普通的看众,同时又能让纪录片变得像故事片一样好看。”陈晓卿分享道。
当下纪录片的共性在于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核心在于叙事手法。《风味人间》是以在全球视野里审阅中国美食的特殊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宵夜江湖》是以城市为单元,展示不同城市里宵夜的江湖本色,《人生一串》则是以食物本身经纬,穿梭于各个地方的市井小展里,《早餐中国》则是一天一店展。这些美食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打法不尽相同,在凸显本体差异性的同时,也在探索出一种符合看众心理的内容结构。
故事性是共喊感的来源,也是美食纪录片的一大特征。以近期播出的《宵夜江湖》为例,首期节目以沈阳为背景,穿插了多家烧烤店,有在音乐串吧里“卖艺”的手艺人,也有半夜的滴滴代驾,还有经历下岗重新创业的阿婆等,在每一个烧烤店里,不仅仅有着特色的宵夜,也有因这些特色而形成的人间江湖。而在这个人间江湖里,所显现每一个人的人生状态都不尽完美,都有其痛处,他们都有着一套自我激励的生活哲学,用纪实的力量讲述中国故事,这是最轻易引发人们的共喊点所在。
对于带着互联网基因的网生纪录片而言,一方面,在盈利模式与依靠与B端生存的传统纪录片不尽相同,网生美食纪录片将会结合IP化的电商模式联动微纪录片将是日后内容发展趋势之一。可以参照的是,在长网综之后,也开启了微综艺赛道。实际上,《早餐中国》已经是一次相对成功地试水,每期节目以一家店面为主,一般是从食客视角介绍食物特色,再往摘访店主挖掘人物故事,每期都有“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歌单”这一固定板块,内容相对浅显,与网红探店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这一相似性也将成为微纪录片发展的掣肘。
陈晓卿曾和潘石屹的谈天中提及:“摄影和美食是两个门槛最低的行当。”在低门槛的背景之下,近几年已有不少自媒体涌进美食这一内容领域攻城略地,在内容变现这一维度已经形成规模化盈利结构,或是与各大食品品牌协作发起团购拿CPS分成,或是自创个人品牌,比如,李子柒、日食记均有自创品牌,并已经获得美食类自媒体的早期红利。故而美食纪录片的劲敌不止于同行,还有其他行业的“种子选手”。究竟,当同一领域内容多赛道发展,势必会造成在原有的基本盘上用户注重力和购买力的分流。
整体来说,7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问世,所获得的高口碑可以称之为“出道即巅峰”,至今未被超越,这一标杆的树立,也潜意识地提升了美食纪录片的制造门槛。当下美食类纪录片大都还停留在内容层上做差异升级,但在变现层上的长效机制开发上还未取得阶段性地进展。未来,网生纪录片“掘金之旅”走向何方?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