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有哪些经典语录或比喻让你印象深刻?
《围城》中充满了精妙的比喻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这些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社会和人生的真实面貌。小说中“墙”被描绘成一种无形的屏障,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人”则被视为一个在墙内与墙外世界隔绝的人,无法理解或接触外界事物。这些比喻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我开个头吧!!
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
2、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
>>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
3、苏文纨或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4、像是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5、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现在看来,鲍小姐那位未婚夫一定会中航空奖券头奖;假如她做了方太太,方先生赌钱的手气非好不可。
6、睡得像木头,鲍小姐本想说“睡得像猪”。
>>今天苏小姐起身我都不知道,睡得像木头。”鲍小姐本想说“睡得像猪”,一转念想说“像死人”,终觉得死人比猪好不了多少,所以向英文里借来那个比喻。
7、”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国话里的“坟墓”(tombeau)。
>>—“苏小妹”是同船男学生为苏小姐起的外号。“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国话里的“坟墓”(tombeau)。
8、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9、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下身那片树叶
10、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11、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
>>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
12、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13、”葡萄牙人的血”这句话等于日本人自说有本位文化,或私行改编外国剧本的作者声明他的改本“有著作权,不许翻译”。
>>鲍小姐生长澳门,据说身体里有葡萄牙人的血。“葡萄牙人的血”这句话等于日本人自说有本位文化,或私行改编外国剧本的作者声明他的改本“有著作权,不许翻译”,因为葡萄牙人血里根本就混有中国成分。
14、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
>>鲍小姐纤腰一束,正合《天方夜谭》里阿拉伯诗人所歌颂的美人条件:“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长睫毛下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
15、无论如何,从此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地生长。
>>一个可爱的女人说你像她的未婚夫,等于表示假使她没订婚,你有资格得她的爱,刻薄鬼也许要这样解释,她已经另有未婚夫了,你可以享受她未婚夫的权利而不必履行跟你结婚的义务,无论如何,从此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地生长。
16、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
>>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17、碗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
>>方鸿渐给鲍小姐喷了一身黑,不好再讲,侍者上了鸡,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力割不动,放下刀叉道:“我没牙齿咬这东西!这馆子糟透了。”
18、这仿佛药房掌柜带开棺材铺子,太便宜了!
>>鸿渐看她怒得可爱,有意撩拨她道:“救人生命也不能信教,医学要人活,救人的肉体;宗教救人的灵魂,要人不怕死,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就找牧师和神父来送终,学医而兼信教,那等于说: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的活,至少我还能教他好好的死,反正他请我不会错,这仿佛药房掌柜带开棺材铺子,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