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吃喝玩乐石斑鱼种类?

石斑鱼种类?

wolekan 01-02 2次浏览 0条评论

石斑鱼目前已知的种类为163种,包括海红斑鱼、东星斑鱼、西星斑鱼、泰星斑鱼、豹星斑鱼、老鼠斑鱼、老虎斑鱼、青斑鱼、麻斑鱼、金钱斑鱼、杉斑鱼、苏鼠斑鱼、红瓜子斑鱼等。

1、海红斑鱼,主要分布于南沙群岛一带,因其身有红斑而得名,其色泽红艳瑰奇,常呈褐色或红色;

2、东星斑鱼,主要分布于南海、马来西亚东部,因其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而得名;

3、老鼠斑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礁石地区,因其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

4、豹星斑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其具有发达的辅上颌骨;

5、青斑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中国等海域,其具有若干橙红色斑点和六条深褐色垂直条纹。

石斑鱼的种类?

市场上常见的石斑鱼有以下品种:

1、珍珠龙胆(虎龙斑)

珍珠龙胆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厚实,富有弹性,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龙趸更好吃,该鱼最适水温24-30℃,因其杂交优势,遗传继承了老虎斑抗异性强和龙胆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可在池塘、网箱、工厂化等模式养殖,是目前国内人工育苗和养殖量最大的石斑鱼品种,约占石斑鱼产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带石斑)

斜带石斑又称点带石斑,与马拉巴石斑的色泽和外形相似,常被混为同一种鱼,因其体色都呈青褐色俗称青斑,两者区别之处是前者斑点为红色,后者斑点为黑色,在台湾养殖界斜带石斑称为红点青斑,马拉巴石斑称为黑点青斑,只要水温等生态条件适宜,斜带石斑一年四季均能产卵,而马拉巴石斑产卵期较短,因此近年斜带石斑已取代马拉巴石斑成为福建和台湾最主要养殖品种,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豹星斑(棕点石斑)

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龙胆(鞍带石斑)

鞍带石斑俗称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可谓大哥大和巨无霸,故也被称为“石斑之王”,据史料记载,目前发现最大的龙胆2.7m长,600kg重,在澳洲昆士兰,鞍带石斑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东星斑(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型比一般石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身体及头部自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有不明显深色带,其颜色鲜艳,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称“星斑”,“东”因它产自南海东部的东沙群岛。

东星斑肉质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2-29℃。

6、老鼠斑(驼背鲈)

老鼠斑体长最大可达1750px,重量大约3.5kg,幼鱼体型优美,色彩靓丽,可作为观赏鱼,长成后味道鲜美,是售价最高的石斑鱼,有“斑中之皇”的美誉,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1-30℃,自鱼卵孵化至长到500g上市约需2年时间。

7、红斑(赤点石斑)

红斑体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和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其体侧无纵带和横带,头部及体表密布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各鳍棕褐色无显著斑点,尾鳍圆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

因鱼身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吉祥红色,红斑是中式喜宴中颇受欢迎的高价位石斑鱼;在日本濑户地区有“梦幻之鱼”的美称,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红斑”为名菜佳肴,赤点石斑生长水温适应范围15-32℃,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8℃。

8、油斑(云纹石斑)

云纹石斑体呈浅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满了云状的白色斑纹,标准体长为体高2.6-3.0倍,体侧有6条蟒蛇状暗棕色斜横带,第一与第二条斜向头部;其余各条横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并于腹部下方分叉;横带内具有淡色斑,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尾鳍圆形,头部于眼下方具有3条暗色细纹。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头部及体侧呈灰褐色,体侧横带及斑块常不明显,仅有淡灰色小点呈线状或斑驳状散布,臀鳍下缘和尾鳍下角具有白色裙边,幼鱼淡黄褐色,体侧具有6条不规则的暗棕色横带,横带中另分布淡色斑块。

10、土斑(青石斑)

土斑常被误认为是青斑,而将两者混为一谈,青石斑俗称土斑,体背棕褐色,腹侧浅褐色,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着橘黄色斑点,其余部位分布灰白色小点,体侧有5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1和2条紧相邻,第3和4条位于背鳍与臀鳍之间,第5条位于尾柄上,各鳍均为灰褐色,背鳍和臀鳍边缘及尾鳍后缘有明显黄边。

11、杉斑(清水石斑)

“杉”是香港渔民对珊瑚的俗称,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清水石斑俗称杉斑,其外形和颜色及身上花纹与老虎斑非常相似,一般很难分辨,主要区别,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左右对称,老虎斑的一对眼睛则位于头顶,杉斑体型较小,最大6-7斤,而老虎斑可以长到40多斤。

杉斑喜欢水清的环境,适宜水温23-29℃,每年两次从珊瑚礁不同区域游至某一个固定地点集结,成千上万的鱼群进行集体交配非常壮观,犹如鲑鱼溯河洄游产卵繁殖传宗接代。

12、金钱斑(蓝身大斑石斑)

蓝身大斑石斑标准体长为体高2.9-3.5倍,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身上分布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也具有黑褐色的斑纹,

石斑鱼品种大全图片
常见的调料的名称和俗语? 蒲城东火车站有老年人障碍电梯吗?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