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的传说?
过桥米线的传说
在清朝时期,云南滇南蒙自市城外湖心小岛上的秀才为了科举考试而刻苦攻读,他的妻子每天都会为他送饭,因为秀才特别爱吃米线,妻子便每天为他烹饪,由于她家离岛较远,每次送饭都需要经过一座长长的桥,因此饭菜常常会因路途遥远而变凉。
有一天,妻子决定为丈夫炖一锅香气扑鼻的肉菜,她杀了一只肥壮的老母鸡来熬汤,当鸡汤炖好后,厚厚的鸡油覆盖在汤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妻子将鸡汤装入瓦罐中准备送往丈夫身边时,突然被一些事务打断,等她处理完事情回来后,太阳已经西沉,妻子担心鸡汤已经凉了,尝了一口后却发现鸡汤仍然热得烫嘴,原来鸡油的保温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妻子立刻拎起瓦罐和米线,穿越小径,走过长长的桥梁,来到丈夫身边,她将米线在滚烫的鸡汤中烫一烫,然后连同汤一起捞进碗中,当秀才吃到这热乎乎的鸡汤米线时,赞不绝口,从此,妻子每天都要穿过小路、走过长桥,为丈夫送上热腾腾、鲜美可口的鸡汤米线,由于妻子每天都要过桥送米线,这道美食便因此得名——过桥米线。
这个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夫妻之间的深深爱意,也让人对这道美味的过桥米线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