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禁忌和副作用?
茯苓的禁忌和副作用
慎用及禁忌:
-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应慎服。
- 肾虚、小便频数、小便不禁或虚寒滑精者忌用。
- 不可与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同用。
- 阴虚火旺、口干舌燥者,不宜长期使用白茯苓。
- 过量服用茯苓会导致小便次数过多,从而伤害人体的健康,令人元气大伤,应注意服用的剂量。
- 茯苓药性偏渗利,对于水液津液不足的体质是禁用的,水液属阴,阴虚火旺口干舌红的人群亦不可重用或者大量使用。
- 脾虚气陷如果过量使用茯苓可能会加重气陷表现。
茯苓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
- 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利尿过多,出现小便频数或滑精等症状。
- 对于津液不足的人群,可能会加重口干、便秘等症状。
-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的问题,使用茯苓可能会加重症状。
茯苓性味甘淡平,不偏寒热,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它可内服外用,最突出的功效为健脾利湿、利尿消肿,且药性平和,偏性略小,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副作用相对较小。
在食用茯苓时,还需注意品质,避免购买硫磺熏过的茯苓,并且要注意药物搭配,避免与某些药物一同使用,最好是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对症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可咨询专业中医师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