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学习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现在看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现在看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wolekan 02-07 2次浏览 0条评论

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现在看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谢谢邀请。

关于“格物致知”,两千多年来争论不断,但基本上都是在讨论自己的假设。

我不敢说自己的理解是对的。我想主要说说方法。

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现在看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大学》相传是曾子所作。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可以肯定是先秦作品。

研究古籍,我们得有两个准备,一个是文字学的准备,一个是佛学的准备。

我们都知道,秦朝统一文字,创制了小篆。而之前的文字是大篆,且六国文字有所差异。我们读先秦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字问题。战国时期人们写下“格物致知”这几个字的时候,这几个字什么样?是什么意思?

到秦国时变成小篆是什么样?是什么意思?到汉代之后变成隶书是什么样?是什么意思?

学习文字都绕不过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许慎先生学问很大,影响极其深远,但他毕竟没见过甲骨文,毕竟他对文字的解释反映的是汉代经学。

如果我们不了解文字学,不贯通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心里就不踏实。

另外,再说“格物致知”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涉及到朱熹、王阳明两位大师。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到,宋明理学家通常都是“泛滥佛老几十年”,他们的观点通常都有佛家、道教印记,但毕竟是儒家,那么那两家功夫会隐藏其中。所以,如果没点佛家功夫,很难领会宋明理学家的旨趣。

比如佛家大师可能直接说“转识成智”,理学家们不会这么说,但是“格物致知”一句话里面的好几个来回怎么理解?

有了文字学和佛学的准备,我们会从容一些。但可能还不够。毕竟我们不是做文献研究的。还得懂点科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格物致知是为明明德。孟子有一句话很关键:“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如果我们把孟子的“心”和佛家的“识”等同起来,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

所有的争论无外乎要么偏重认识的主体“我”,要么偏重于认识的客体“物”。这样基本会“物交物而蔽于物”,也就是如王阳明格竹子一样,耳目之官也晕了,竹子还是竹子。

我们如果从心或者识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心与物就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体,而这个“一体”并非不动的,如《解深密经》所举楔子和淘金的例子一样,一步一步提纯。

物之理是心认识的理,心认识到什么理又取决于心的纯净性和智慧。心在变化,理又在变化。到最终,无我无他,他即是我,我即是他。

格物则物不在外,致知则知要转为智。

为什么要以修身为本呢?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一切都是口头禅而已。怎么明明德?怎么亲民?怎么止于至善?

心的觉悟是根本,行为的自觉是表现。

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用到诸多知识,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在于真心体悟,在于我们自身由此而有如何的变化。

随便说说供大家参考。请大家多多批评。

生活告诉你应该长大了
2020年,你觉得哪两款武侠网游会最火 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深刻领悟了哪些道理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