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活总是在某个拐点醒来?以前总是不知所措,浪费时间
为什么生活总是在某个拐点醒来?以前总是不知所措,浪费时间
量变产生质变。
十年前,我买了一些国学经典,比如《论语》、《王阳明》。当时纯粹是为了加入乐趣,国学也很热。我买了几本书,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都要看几页。看的时候比较上下文,查字典,买了一本说文解字,专门查字的古意,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真的很无聊,干脆扔掉了。
后来,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换工作,换工作,换城市,出去玩,各种各样的折腾,慢慢地折腾老了。那些书也跟着我搬了好几次家,有些也让我扔掉,但基本上没有看,也就是说,闲置了十年。
几天前,我整理了书架,把书箱倒了出来,从下面翻出来,放在书架上。我拿起它,翻了一下。突然,我发现我毫不费力地理解了它,书里说的都是白话,甚至有点胡说八道。
我靠?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事实上,没有它,因为这些书中的大多数都是关于人性的,不涉及深刻的哲学。例如,孔子的论语实际上是人性学。当然,哲学也是关于人的。所以这么多年来,虽然你没有读任何书,但你会看到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情,你自然会理解。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论语》:儿子说:“父亲在,观其志;父亲没有,观其行;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方式,可以说是孝顺。”这意味着,这并不意味着父亲死前和死后的言行是一致的,而不是面对面的,背后的,这是真正的孝道。你说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再比如《菜根谭》:声妓晚景从良,一生烟花无碍;贞女白头失守,半生清苦俱非。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吗?妓女晚年从良,别人会高看一眼,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可以教孩子。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晚年失贞,就会让人活活骂死。不管她以前做了多少好事,都没用。这不就是世界上酷人的坏根吗?就像升米恩和斗米仇一样。
另一个例子是曾国藩的《冰鉴》。观众有两只眼睛的精神。意思人的精神体现在眼睛上。有一点经验的人都知道。难道他们不是先看人吗?所以这也有点胡说八道。当然,前人写下来了,即使是一个总结。
所以,为什么我十年前看不懂,是因为缺乏经验,没有生活经验,当这一切都经历,经历,然后看会突然开明。
生活就是这样,无论你是困惑,还是浪费悲伤,别人打你嘲笑你,无论在生活的低谷还是活力,这些都是经验,让你开始慢慢理解人和事,在一定程度上积累,高峰转弯,你总是醒来,突然开明。
原来如此。
量变产生质变,以前的经验都是堆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