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吗?会不会觉得矫情虚伪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会不会觉得矫情虚伪
我本人一直对这词并不是挂怀,我只知道在干一些事情时候,需要一些做这些事情应具备的程序和道具,极大程度的增加了许多乐趣。
现在想来觉得还是很需要的,最简单的一点,您乔迁之喜请大家吃个饭,中秋节吃月饼,喝点红酒用红酒杯等等……这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仪式感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女性朋友深谙此道,并以此为必需品。
比如:食物的器皿,酒水的杯具,参加不同场合的服饰,纪念日时的礼物……等等。
在很多男性眼中似乎觉得略显矫情与虚荣,可殊不知,这些必须的仪式感才是赋予这件事真正意义的存在。
近几年“仪式感”这个词被说的无孔不入,各种“生活中,应有一份仪式感”的文章也是比比皆是:
民国才女林徽因,每次在夜间作诗前都要做足仪式感。 沐浴焚香,一盏茶,一把琴,一本线装书。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奥黛丽•赫本将早餐吃出了仪式感。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仪式感提醒我们生活之外,还有诗意。 …..
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
一个很好的答案是:为了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还有个高赞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所有的事物利用得当,都是好的,但今天咱们说说不适宜的“仪式感”吧,姑且把它称之为:“形式主义的仪式感”。
1. 别让仪式感成为偷懒的理由
有些人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备好,毕竟充分的准备,是成功一半的前提。可有些人喜欢把“做什么就要有做什么的样,没有xxx我就不做”作为前提。比如锻炼身体吧,大家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要有适合跑步的跑鞋,要有各个季节的运动衣,运动的蓝牙耳机….等等装备,然后健身这个事,就一直停留在计划中了。
2. 有的仪式是为了炫耀
就比如结婚吧,有人说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绝对不能马虎。这当然没错。过于铺张的豪华婚礼,就是为了互相攀比,为了炫耀,为了面子,甚至有人不知道为了什么,大操大办,没有节制。
3. 有的仪式是为了掩盖无知
在网上见过有些企业,为了增加企业文化,增加凝聚力,互相抽嘴巴,谁打对方打的响,还为之表扬。这种企业“狼性文化”训练仪式,简直是赤裸裸地侮辱员工的人格,更是侮辱了“狼性文化”四个字。
4. 有的仪式是为了自我欺骗
有的仪式,不必做给别人看,而有的仪式,也不需要做给自己看。我们生活中应该见过很多这种情况吧,比如,舟车劳顿,带着一堆搭配的服饰到了一个旅游景点,去了之后拍张照片走了。然后问他好不好玩,有什么特色,介绍一下风土人情,他就跟没去过一样了。 生活中,很多人的仪式感,完全是做给自己看,欺骗自己玩的,或者是做给别人看的。
5. 有的仪式是在生搬硬套
记得在网上看到有的女孩,看到一些“适合情侣做的100件事”等类似的介绍,便逼着自己的男友去效仿,去共同完成,仿佛完成了这些他们的爱情便升华了。但最终事与愿违,男友极力抗议,说这些事情又无聊又没有意义。女孩却是又生气又委屈,觉得男友不够爱他,时间久了反而产生隔阂。
所以,很多时候的“仪式感”在我看来真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请在生活中,该有仪式感的时候绝不将就,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愉悦自己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