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的定义是什么
文艺青年的定义是什么
现在我在操作一个围绕文艺青年与旅行展开故事的剧本,加入了很多有关人生、梦想相关的插科打诨的内容。后来写不下去搁置,茶余饭后倒是想起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文艺青年?他们在做为什么?为什么要去做?为什么文艺青年有真伪,分男女?为什么文艺青年与矫情、装逼是近义词?文艺青年中的贬义成分来自哪里?文艺青年的发展形态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我心中都有答案,甚至在我以及认识的人身上都能找到现成的案例。但这些答案和案例都太生硬,伴随着问题扑面而来,一时间混乱不堪,什么没有头脑。
看来有必要先动笔理清了。还是从100年前说起吧,说说这段时间年轻人都在干什么,从1910年代的文化青年,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知识青年,1980年代的文学青年,一直到如今的文艺青年,逐一而论。
文化青年: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年轻人顺时而动,主导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口号是“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口号比较粗糙,与当时袁世凯复辟有关,具体内容则很完整,提倡科学与民主,通过解放文本改革文学;比如胡适,明确提出要健全的个人主义、妇女解放、打破家庭孝道和社会自由等诉求。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除了胡适外,还有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刘半农等,都是留美留日留欧的海归派,眼界无穷世界宽,浪头弄潮责无旁贷。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大学教授,是作家学者,追随者众,青年文化一点即燃,文化青年成为政治符号。
知识青年:又称知青,来自城市、受过教育、下放乡村是知识青年的主要特征。从1955年开始,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响应号召返乡工作或者支边支疆,起初这算是国家的2030政策,也就是解决城市里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但数年后沦为政治运动一度成为1020政策,很多刚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也加入了上山下乡的行列。可能再也没有比生存空间转变对青春年少影响更为巨大的事情了,作为被放逐的一代,知识青年们的青春活力被时代压抑,但人生的多样性最终还是通过伤痕著作和影视剧反映出来,特别是王小波及其作品,不类同侪,不哭哭啼啼,反而门下走狗成群结队。在王小波的作品中,青春依然还有青春的样子,开始了充满趣味和诱惑力的叛逆。知青催生了文学创作的一个分支,自身却是大国发展的梦幻般的试验品。
文学青年:1980年代的产物,有学者很严苛地定义文学青年是指热爱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人,崇尚文化、追求思想境界和心灵丰富。文学青年有着明确的指向,即读书看报聊名著,写诗写歌写小说,他们借助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抒发个人对生活、人情、土地和国家的情感,他们或自学成才,或触类旁通,他们狂热寻觅而期待,他们舒展自然却懵懂;恰恰这个时期,马原、格非、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出身科班满身技艺,用独特的语言和视角,成为影响深远的职业作家。这时候的青春呈现放松的状态,没有一丁点儿的矫揉造作,所以当商业和商品化大潮袭来的时候,不甘清贫的文学青年们也一无反顾成为下海经商的追随者。到了1990年代,说一个人是“文学青年”就多少带着贬义,那是苍白、病态和浪荡的代名词,是贫穷而无能的代言人,是商业社会的局外人。
也有学者定位“文学青年”时认为:
“他们(文学青年)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有理想、有热情、好梦想、单纯,对人生的阴暗面缺乏了解,有幼稚的、不定型的一面,还没有最终选定自己的职业等。”
这个定义当然让人难以认同,我经常去的那家拉面馆,经常见到90后的打工仔、00后的中学生,他们的举止言谈中也有这样的特征。或者说,这时古往今来中外皆同的年轻人的特征。
原创,转载请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