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文时,“抄作文”有好处吗?_日记50字 抄写
学生写作文时,“抄作文”有好处吗?
视频加载中...
袭故而弥新,沿浊而更清。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文赋》有言:“袭故而弥新,沿浊而更清”,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好的文章可以通过模仿,然后进行加工创作、升华而来。“抄作文”的现象在小学阶段颇为广泛,对于广大莘莘学子而言,要明白:抄写不是为了抄袭,而是创作的基石。
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小学生因为受到年龄、学识、心理的局限,掌握的词语相对贫乏,观察到的事物相对较少,如果能让学生们通过抄写作文,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遣词造句,学会行文构思,学会合理想象,学会抒发情感、发表观点,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练笔的方法。抄写只是写作的基础,打好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初学而不事模仿,则不得其门而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
苹果的MAC很伟大吧?但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音乐家、诗人、历史学家,可耻吗?NO!它已经跳出了模仿的圈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开创了一个新的科技时代!同样,写作需要模仿,而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为了创造,创新!
举个栗子。三年级小明抄写了一个短语——弯弯的月亮;四年级时他要在作文中进行创造,他是这样写的:“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像镰刀,像妈妈的眉毛”;五年级时他在作文中又进一步进行了加工:“弯弯的月亮像老师浅浅的微笑,像数学老师画出的弧,像雨后出现的彩虹”。
这就是小明作文的功效,抄写后进行加工的功效。所以说,“山寨”是创新的基础,抄写不是为了窃取,模仿更不是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不是别人思想的搬运工!
夫青出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青出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不能复化”,肯定了模仿再进行创新的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允许和鼓励孩子们抄写作文时可行的,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何乐而不为?学生们要记住: 抄写只能是复刻别人的模板,模仿才是超越别人的途径。
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