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杭州做官是已经被贬了嘛?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初到任上,他心情郁闷,游西湖时创作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流传甚广。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杭州太守,他发动民众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深受杭州百姓的感激,春节期间,民众抬猪担酒为他拜年,苏轼便命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分赠民众享用,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正值盛年,政绩显著,并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与苏辙的关系更是深厚,无论身处何地,苏轼都深切思念着苏辙。
在公元1076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满地,苏轼与苏辙分别七年未曾团聚,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借酒抒怀,挥笔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兄弟情深,跃然纸上。
除此之外,苏轼和苏辙政见相同、志同道合,面对王安石的变法,尽管他们都有反对之声,但并非全盘否定,最终他们都被贬官,更令人感动的是,乌台诗案中,苏辙在哥哥受难之际,不惜免去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宋神宗对苏轼网开一面,将其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也因哥哥的关系,被贬为筠州酒监。
这两兄弟、两才子、两老铁的情谊深重,让人感叹不已,苏洵教育的这两个儿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以其卓越才华和深厚情谊走向了世界!
提及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不仅体现在文学上的相互激励与影响,更在于生活中的相互扶持与关爱,在风雨同舟的人生旅途中,他们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分享喜悦,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传颂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