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大学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大学可以提供一个社交网络,让我们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我们更加独立思考;大学也可以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孩的一年会直接改变他们的人生。
读书无用?(这是一句话,通常用于否定某个观点,但在该句子中没有表达任何意思)
现在教育的改革,都说是在减负,但你会发现孩子花在学习的时间上却越来越多,说是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培养直接跟家庭实力挂钩,过分强调素质,无异于巩固各阶层的位置。
之前爆出来的陕西首富赵涛花650万美元送女儿上斯坦福的事件,可以看到这样的常青藤学校,不是只有高分数就可以进入的,除此之外还要有各种校外活动,研究课题,专业特长支撑,赵雨思就是被包装成帆船运动员才得以进入,但是换到普通家庭,孩子可以日以继夜的学习得到高分,但除了成绩之外的东西,都是超出他们自身能力和他们家庭能力之外的。
补课的费用,一般家庭勉强能拿的出来,但一些能左右高考成绩的“软指标”却要昂贵得多。
就像韩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中综合生活记录本”,里面会从课程分数、出勤状况、课外阅读、获奖经历、社会实践等内容,分九个等级来标出成绩,这个记录本将成为大学面试的重要参考。
韩国“高中综合生活记录本”
政府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减轻应试教育的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然而一切不以试卷分数为标准的考核,都能被金钱左右。
家长丁某决定为参加校内竞赛的女儿聘请家庭教师,"孩子一个人是不可能得奖的,必须找个老师一起比赛。" 她忍不住感慨,所谓漂亮的生活记录本,不过是花钱堆出来而已。
家庭的贫富能够直接决定孩子接触的是什么资源,现在英语改革,听力和口语都要计入英语成绩,家庭优渥的孩子自然可以去上昂贵的外教课,从小练习自然拼读和美式、英式发音,提前学习超出学校教学大纲的内容,家庭贫寒的孩子就算自身异常努力,但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无法接触到好的教育资源,他需要凭借一己之力去对抗巨大的阶级鸿沟造成的分数差距。
高考已不是学生之间的竞争,而是家庭、阶层之间的竞争,特权阶层,正在通过“教育垄断”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自己及家庭的利益。
寒门已难出贵子,贵子都出自豪门。
读书虽苦,却是最容易那条
那么是不是读书没有什么用了?
那些认为读书无用在高考时候交了白卷的人: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
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的跳槽。
期间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剑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读书可能无法改变命运,但不读书一定无法改变命运。
清华学霸马冬晗的时间表
现行的高考教育制度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是却有着基本的公平,应试教育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因材施教的时代迟早会到来。
曾退学的韩寒说“退学不值得学习”
对于中国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英美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因为相比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得多,而在中国,只要够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