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中数学分析难在哪里?
大学课程中,数学分析是基础数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函数、极限、连续性、导数和积分等概念。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现象,还为后续的工程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数学分析,学生能够解决各种抽象问题,如微分方程、优化问题和概率论中的难题。
大学课程中的《数学分析》确实是比较难的一门数学基础性课程。《数学分析》课程一般是大学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极限论,单元和多元微积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
《数学分析》一方面为后继课程,如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提供一些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一的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难,上课听不懂,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大一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及解析几何是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后续课程要以这几门课为基础,所以这些课程一般都在大一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设。
开始听不懂是正常现象也是普遍现象,这几门课一开始听不懂是正常现象也是普遍现象,除了个别的学霸,大多数人听课都是一知半解,毕竟难度摆在那。
不瞒你说,这几门课我当时上本科的时候也是和你现在的感觉是一样的,听不懂!做题当然也就不会做,只能看着答案照着葫芦画瓢,虽然期末考试一般都在90分以上,但也只是能应付期末考试而已,根本没学会更不要说学懂、学透了!
老师在黑板上讲的激情洋溢,我们在下面听的一脸懵X。
当时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听的一知半解,感觉懂了点但又感觉什么都不懂,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有限覆盖定理、闭区间套定理、聚点定理等,简直一头雾水,后来经过考研的复习才慢慢学懂了。
听不懂的原因
1、课程本身比较抽象
有很多同学对高等数学觉得难得像天书,每学期挂科的人很多,那么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这几门课与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相比难度又多少?
如果说高等数学都觉得很难的话,那数学分析的难度至少要翻两番。
高等数学内容比数学分析少,高等数学难度比数学分析小,高等数学更侧重于计算,而数学分析侧重证明。
高等代数这门课本身难度不算太大,但是很抽象,入门较难,所以我经常说高等数学是一层窗户纸,通了发现其实就那么回事,比起线性代数相比,高等代数的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都要再上一个台阶。
解析几何这门课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包括平面解析结合和空间解析几何,个人感觉解析结合方面的知识挺难的,尤其是空间解析几何,不但需要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空间想象力,非数学专业的理工科院校这部分内容会在线性代数里涉及部分,有的线性代数课本就叫《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我本人对解析几何这门课感觉印象比较浅,考完扔一边就再也没捡起来过,考研初试及复试都没涉及解析几何的内容。
2、和高中的知识联系不密切
这三门课与高中的知识联系不是太密切,现在高中阶段已经开始接触微积分的内容了,但也只是简单的计算,甚至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等代数与高中阶段的知识联系就更少了,完全可以认为是一门全新的课,解析几何主要是为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提供相关的几何背景知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其他几何方面的课程打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与中学不同
大学阶段的思维与高中阶段的数学有很大的不同,高中阶段的知识和考试主要是计算方面的,理论方面涉及较少,而大学阶段的数学课更强调理论层面及抽象思维方面的东西,以数学分析为例,掌握极限、微积分的数学思想比能计算几道题更重要,换句话说,会做计算题并不等于学会了数学分析。
学习建议
课难度确实比较大,这几门课与高中的知识相比,思维方式、学习方法都需要改变,下面漫谈君具体来说。
1、吃透概念及性质
课本上的概念及性质是所有计算和证明的基础,所在前期需要把课本上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理全吃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做题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2、看有答案的资料,模仿着去证明
吃透了概念和性质,刚开始用的时候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习别人的证明思路,建议先从课本课后题做起,通过学习指导资料比对着答案,仿着去证明,如果能看懂答案我觉得就是一种进步,慢慢会熟悉做题的套路。
3、多做题,勤总结
数学的学习虽然不一定非要搞题海战术,但是没有一定的练习题锤炼,很难对课本的知识掌握的牢靠,要想学好数学需要一定的题量,其实数学分析也好,高等代数也罢,每一种题型都有自己的解题和证明的套路,只要做了足够多的练习,并对各类题型进行总结,总会掌握做起的思路和技巧,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产生质的飞越。
大学数学的学习难度确实非常大,尤其是数学专科的这几门基础课,但学习没有捷径,只能从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定理入手,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慢慢体会数学的解题套路和思想,多一份恒心和耐心,量变的积累终会带来质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