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我们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大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加强学风建设:
(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端正学习动机。
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不断研究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上。
(二)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
每学期在国家级的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期末考试前通过各种形式召开考前动员,宣讲有关规定,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考风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的水平,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能更够为严谨地参加考试,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创建文明和谐考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三)实行由系党总支副书记牵头,辅导员参加的查课制度,随机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
(四)强化班级管理,开好主题班会。
1、以“为幸福未来而学习”为主题,让学生谈学习对未来人生的影响,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仅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幸福,从而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
2、以“我是这样学习的”为主题,让学生谈学习的经验、心得和习惯或学习的困难、困惑等,组织学生讲一些自己的学习方面的故事,如学习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恼,学习的经验、困惑,学习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等,促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互相了解,特别是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解。
3、以“作弊——可耻”为主题,让学生谈作业、练习、考试等学习方面不诚实守信的现象及危害,让学生在漫谈中将话题延伸到诚实守信对未来人生的影响等方面。
4、以“我的大学目标”为主题,漫谈学习计划、设想、目标、理想,让学生在漫谈中升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以上为参考题目,各年级可根据本年级实际自定题目,但必须保证四个题目)
(五)树立学习典型,以典型带学风,结合学校年度评优,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大力的宣传,树立典型,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实行周一到周五的上课、在校安全等信息一周一上报,紧急情况紧急报送的管理措施,保障在校学生的良好学习和生活氛围。
(1)加强学生课堂考勤检查力度,部分学生纪律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迟到、旷课,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做如下决定:
1. 要求各年级每周五将考勤结果报到辅导员处,对于多次旷课的学生,将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 辅导员、学生干部不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无课学生应到图书馆、教学楼自习室或在宿舍内自习(病假须有校医院或辅导员签字的假条)。
(2)对于熄灯后不休息,打闹、玩游戏、听音乐等扰乱他人的行为,学对其提出警告,警告后仍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对夜不归宿、通宵上网的学生,按《学生手册》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七)积极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科技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学风建设。
(八)提高宿舍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宿舍学习文化氛围,使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得以全面提升。
(九)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及宿舍成绩较好同学的模范带头作用。
(十)召开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组织一部分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从考研、就业、考公务员等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给予低年级的学生一些建议,从而引导低年级学生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
(十一)开展专业学习座谈活动,由教研室老师与本专业学生座谈,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咨询专业发展方向,树立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老师的成长成才经历教育引导学生。
(十二)开展学术报告和人文素质讲座活动,积极联系有关专家和教授为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升华。
(十三)积极联系有关老师开展英语四、六级及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大家走出对英语学习的迷茫与困惑。
(十四)狠抓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解除困惑,找出自己落后的原因,教育他们摆正方向,迎难而上,搞好自己的学习,辅导员老师要建立差生的谈话制度,在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定期与他们谈话,在平时要不定期地与他们交谈,帮助其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树立学习的信心。
(十五)搞好评优表彰工作,奖励学风建设中的优秀班级和个人,促进全院学风建设。
(十六)全面抓好特殊群体学生(成绩差、学习差、心理素质差、家庭经济差的学生)的跟踪教育与管理工作,把工作做到前面。
怎看待现在大学的现象,如老师师德,学生学风?
学风顾名思义就是一所高校的学习风气,它是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学风是全体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态度及精神面貌,而从狭义上讲,学风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学习态度,大学生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衡量他们的学风主要看他们的思想状况及学习态度,本文主要对目前大学生学风状况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学风问题的因素。
一、当前大学生的学风状况分析
总体上讲,我院学生的学风现状是不错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部分同学都明白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但也存在着学生生源素质高低不一,导致一些学风问题也显现出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缺乏严谨的学习态度
- 有的大学生到高校学习都是在家长安排下为了应付而来,他们对未来缺乏自我规划,对学习非常盲目,学习目的不明确;
- 部分同学在学习中非常看重个人荣誉,在学习上急于求成,对学习没有真才实学的干劲,他们认为高校学习只是为了多获得一些证书,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
- 还有的学生对选修课程不够重视,片面认为选修课对自己的知识积累没有多大意义,正是这些对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课程上缺乏组织纪律性,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等,更不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专注,纪律松散,上课主动性不强,没有吸取老师教的知识;还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手机,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几乎不参加学校的学术报告、课外学习交流等活动。
2、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不一
- 有的学生缺少学习独立性,学习方法比较陈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 有的学生只在课堂上听取老师讲课,而在课外几乎不主动学习,缺乏学习独立性,没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佳,学习习惯是从小培养而来的,这些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学生,就是由于在小学、中学阶段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制力,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容易受到周围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对学风管理得比较严时,学风就会有所改善,这些学生在面对需要独立的大学生活手足无措,在遇到困难时畏缩不敢向前,还有的学生生活懒散,学习不自觉,遇到考试时总抱着侥幸的心理;有的学生来高校上学所学的专业都是老师和家长帮忙选的,本身对自己的专业根本不了解,对未来就业上也非常盲目,在学习上目的不明确,学习自主性不够。
3、教堂教育
- 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 有些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一;
- 课堂教音及日常辅导实施不到位。
但大部分大学的师德和大学生的学风受影响程度不大,各方面还是稳步发展的。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教书育人”双丰收
教师踏着晨曦走进教室,三尺讲台,七尺黑板是他们耕耘的天地,他们总是无怨无悔,不厌其烦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面对性格迥异,知识良莠不齐的学生他们总是因人而宜,耐心辅导,他们时时刻刻履行着“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职责。
有的老师可能教书不错,育人就差一些,有些学生从小就学会吸烟、赌博、不听家长的话,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既然到了学校,“教不严,师之惰”,责任就在我们教师,他们只顾“授业”,忽视了“传道”让那么道德败坏的学生流落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麻烦,难怪社会上说:“看现在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当然是少数,所以我认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是及时雨,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