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是在什么位置?
厦门大学是在什么位置?
厦门大学各校区地址如下:
思明校区: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翔安校区: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
漳州校区:厦门湾南岸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郊雪兰莪州雪邦沙叻丁宜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XMU)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厦门大学座落于美丽的鹭岛厦门,中校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由于校园面积很大,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其中北门紧邻南普陀寺,南门靠近白城海边,南门位于海洋三所对面,西门靠近双子塔。因为厦门大学地理位置在闹市,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
为什么有人说“厦门大学的‘学’字少一笔”?这有什么来历?
去厦门玩,厦大是不可不去的。站在厦大门口,看着门匾上”厦门大学“四个字,不少人可能嘴上不说,心里却会想,这几个字真不怎么好看,甚至连笔画都不全。
当得知这四个字出自鲁迅之手后,因为有了大师名头的加持,很多人又会觉得似乎也不那么难看了。
题目中说,厦门大学校名上的学字少一笔,其实并非是少了一笔,而是一种草书的写法,是在连笔时将宝盖与其他笔画连在一起了。仔细看,那个门字也有这样的趋势。
草书其实并不太适合用来题名,厦大可是国内一流的高校,鲁迅为何会选择草书呢?
其实,这不能怪鲁迅,鲁迅并没有为厦大题名。这四个字的校名,是1950年代厦大从鲁迅的手稿中找出四个字硬拼凑出来的。原因嘛,不外乎名人效应。那时鲁迅被捧上了神坛,文学家、思想家、革命斗士等各种称号集于一身,成了近代文学的一尊神。
刚好鲁迅跟厦大又有些渊源,1926年下半年鲁迅离开北大曾在厦大国学院教书4个月左右,于是厦门大学从鲁迅的手稿中拼凑了鲁迅体的校名,并在校内设置了鲁迅雕像,建了鲁迅纪念馆等。
说起来,这似乎只是厦大一厢情愿的一头热。因为鲁迅对厦大的印象并不好,他在厦大的几个月里与校长等人矛盾重重,最后是被排挤走的。所以,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信里说,厦门大学是“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海边上”,“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这楼就在海边,日夜被海风呼呼地吹着。四周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店铺,只有一家,卖点罐头食物和糕饼。”
鲁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改革精神的,孔教是他的批判对象之一,厦大校长林文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孔教维护者,主张复古、尊孔,让学生背古书,写古文。另外,因为当时厦大是私立学校,校长对金钱看得高于一切,经常要求鲁迅陪银行家等应酬。所以鲁迅跟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最后被赶去住地下室,连房间里的两个灯泡都被以节约为借口要求摘掉一个。以鲁迅的暴脾气,没多久就拍屁股走人了。
据说,鲁迅辞职时,很多学生集会抗议要求留任。校长一方面设宴挽留,一方面又让人到处放口风,说鲁迅到厦大不是诚心来教书的,是来带着故意捣乱的目的来的。
鉴于以上,你想想鲁迅会愿意给厦大题写校名吗?
近些年,厦门大学似乎有弃用”鲁迅体“校名的意思。
2013年,厦大部分门口的校门已经换成了下面这种规规矩矩的字体,这是学校从创办者陈嘉庚的手稿中拓印出来的,我们可以称其为”嘉庚体“。
学校官网目前也换成了”嘉庚体“校名。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又是厦门大学的创办人,老张觉得厦门大学采用嘉庚体校门无可厚非。
去过厦门大学,细心的朋友们都会发现厦门大学的门匾中“学”字,看起来好像少了一点,那么,这四个大字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到底是错别字,还是其它的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一般大学的门匾都是名人、书法家的题字,断然不会出错。而“厦门大学”这个四个字也确实出自名人之手,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实际上,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优秀书法家,郭沫若曾称其书法“远逾宋唐,直攀魏晋。”鲁迅先生的书法取法魏晋楷行,兼掺章草、篆隶法,书风向朴质、简练、含蓄、疏朗转变。
虽然说“厦门大学”这个四个字出自鲁迅先生之手,但并非是鲁迅先生特意为厦门大学题字的,而是厦门大学从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抠出来的,拼接而成的。你别笑,这还真就是如此。虽然在厦大的历史上,鲁迅先生曾经在1926年在厦大任国文系教授,但由于鲁迅先生与当时的厦大校长林文庆观点不合,最后闹得很不开心,不欢而散,更别说是题字了。
后来,大约是在50年左右,鲁迅先生被捧上了神坛,一片赞誉之声。也就是在此时,厦门大学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就从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抠出了“厦门大学”四个字,作为学校的门匾。这还没有完,厦门大学还在校园内建立了鲁迅雕像以及鲁迅纪念馆。实际上,鲁迅先生只在厦门大学带了4个月而已,而且还是愤恨而走,纯属是厦大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个“怪人”,喜欢特立独行,写文章喜欢用通假字(有时自造,他用是通假字,我们用就是错字)。因此,厦门大学的“学”字上头看起来少一点,会不会是鲁迅先生的特色呢?实则不然,这个“学”字是草书,而且还是怀草,完成正确,而且还写得非常好。之所以我们会认为它少一点,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学无术”,孤陋寡闻,不认识、不会写草书的“学”字,而闹出的笑话。这要是放在民国及以前,绝对是不会出现的。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这一代人对书法是多么的无知和欠缺呀!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写繁体字,还有多少人在练书法?我们很多人将老祖宗的东西都丢了,真是羞愧难当呀!
记得我第一次随朋友一起参观厦门大学时,一到南门,抬头望了一眼就对朋友吐槽说道:“堂堂东南学府,怎么门头的招牌却这么难看啊!”朋友边忙阻止住我的吐槽,轻声说道:”那是大师写的。而且不是旁人,是鲁迅啊!“
这我就有些奇怪了,鲁迅是大师确实不假,但是门头这四个大字,在我等外行看来,着实难看的紧。更关键的是,那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远远望去,”门“字像少了一点、”学“字像少了一笔。
我有些不满地说道:”鲁迅是大师,写门头也不能这样粗心马虎吧!四个字看上去像写错两个,知道是大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文盲写的呢?“
朋友笑道:”你真误会鲁迅先生了。这门头四个字虽然说是鲁迅大师的手笔,但不是鲁迅先生特意题写的。那四个字是从鲁迅的墨迹中扣出来凑到一块的。很有可能鲁迅先生就没有认真写过这几个字吧。“
我想了想,确实有这种可能性。鲁迅先生对厦门大学并没有多少好感。在当时厦大人尽皆知鲁迅先生与当时的厦大校长林文庆观点不合,相互之间闹得很不愉快;据说他还和林语堂先生在厦在闹翻脸的;最后他是带着一肚子不快与不愤离开厦大的。
如果说厦大请鲁迅先生题字,这种可能性是万万不可能的。虽然说鲁迅先生个人对厦大的印象极为不好,但是厦大对鲁迅先生的态度却正好相反,而且好得让人难以想象:厦大校园里有鲁迅的石像、有鲁迅的纪念馆、除了大门招牌、鲁迅的字还被用在信笺上......
再加上厦大的路与老嘉庚楼群不垂直、路与校口是斜的、在校门口有一个雕刻,正面看象一本翻开的书,前侧看象一只翱翔的鸟。故此人们戏说厦大是:写错字、读鸟书、歪门且邪道。
“厦门大学”是鲁迅先生的集字书法,“学”字并没有少一笔,而是草书的写法。
以上是“学”字的楷书的写法。
“学”:拥有学习、模仿、学问等意思。由甲骨文、篆书、隶书逐步演变而来。
以上是“学”字的行书写法。
上图中,下面的“学”字是由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所写,这种写法就基本上接近于本文所说的厦门大学的“学”字的写法了。最上面为三点水的连笔写法,下面宝盖头依旧还在,但与“子”字连接的已经很紧了。
以上是“学”字的草书写法。
上图“学”字是由明代画家张瑞图所写。张瑞图虽然是画家,但以擅长书法而名世,书法奇逸、峻峭而有劲道、笔势舒展而生动。
张瑞图的草书“学”字的书写,就和本文所提到的“学”字的写法一样了。这个“书”字,已经完全将“学”字的宝盖头全部省略了。只剩下了“三点水”和“子”字的结合。“三点水”疏密有致与下面的“子”字形断而意连,整个字写出来舒展而大方,灵动而富有劲道。不愧为是大家风范。
所以,厦门大学的“学”字少一笔的说法是错误的,它只是草书的书写方法而亦。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厦门大学”校门题字,如下图,用的是“鲁迅体”,并非是鲁迅特别为厦大所写,而是从鲁迅手稿中拼出来的“厦门大学”四个字,也就是书法上讲的“集字”。其中“学”字是草书写法,没有错,而且很简洁,有气魄!
这种草书写法,在毛主席的草书中经常使用,如下图:
再看张瑞图的草书,也是这种写法:
这是一种规范、流行的草书写法,没有错误,“厦门大学”这种写法也没有其他用意。
另外说一句:鲁迅先生的这个书法很内敛,略有章草味,有静气和文气,当代很少书法家能达到这个水准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我们先来看看“学”字的来历。
上半部分中间的爻是算筹,在古时被用来记数和计算;两边是手,既表示手把手传授,双手也表恭敬与专注;中间是一座房子,表示教学和学习的地方。
房屋下是“子”,代表师与生。上下结合起来,就表达出了“学”字的本义——教人算数、习字的校舍。
“学”的草书,早期保留了中间的宝盖,后期逐渐减损了。
所以,“厦门大学”的“学”字并没有错误。
说到厦门大学,顺便谈一下鲁迅。不喜欢厦门也不喜欢厦门大学的鲁迅,在厦门大学呆了几个月,便于1927年1月15日午后,登上一艘小船离开了厦门。
可笑厦门大学居然因为鲁迅在厦大的短暂逗留而沾沾自喜,鲁迅的招牌被他们大肆宣扬。
以二者的关系,鲁迅是断不肯为厦大写校名的,于是他们从鲁迅手稿中集了“厦门大学”四个字。
不过,听说最近厦门大学新校门揭牌,校名换成了其创办人的“嘉庚”体。
说实话,新校名也许更大方、美观,但书法的味道少了许多,没有办法与鲁迅的字相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为什么提这种问题?是自已不懂还是想让不懂书法的人来翻跟头?厦门大学这几个字非常好看,端庄、含蓄又易辨认,在国内几乎是最好的,你要召一批不懂书法的人来乱骂干嘛呢?那就是你自已想骂?胡说的人多,是因为书法不够普及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