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生毕业回村当村长政策?
分析
政策背景与目标
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我国决定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此政策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选聘数量与名额分配
从2008年开始,连续选聘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选聘名额由各地结合实际提出选聘计划,报中央组织部统筹研究后具体下达。
选聘对象、条件和程序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选聘的基本条件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身体健康等,选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
选聘任职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一般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表现优秀的可以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待遇和保障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发放津贴;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符合政策的,国家代偿助学贷款;在村任职期间表现良好的,享受公务员招录、研究生考试的优惠政策;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后,在村任职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等。
管理及服务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要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安排好食宿及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不得借调使用。
财政补贴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关于大学生任村主任的评价
真正的好村官应该通过选举法从根本上选举出全村范围的优秀党员,有责任心、事业心、有胆有识的人,只有彻底打破上级指派或村领导们所谓提名的做法,才能真正选拔出群众信服、有才干的新一届村干部领导团队,对于大学生任村主任,需要具体看情况评价,但无论如何,选拔好村官的关键是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举。
基本涵盖了关于大学生毕业回村当村长政策的全貌,语言更加流畅和清晰,表达更加准确和具体,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