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规律?
探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规律与现状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阶段特点
月初,大学生们因为手头充裕,会购买上个月计划加购的物品,主要是化妆品和游戏类等,月中,购物欲望逐渐降低,开始将资金用于日常开销,如餐饮和约会,月末,由于前期消费较高,往往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消费变得较为节省。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
1、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
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逐渐提高,但存在较大的差异,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的学生占多数,但仍有部分学生的月生活费在500元以内或超过1000元。
2、主要消费支出
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购买衣服、化妆品、餐饮、学习用品等,衣服和化妆品的支出占比较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3、消费结构与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但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盲目攀比、非理性消费等问题,不同群体间的消费观念差异明显,城市学生和相对富裕的学生群体非理性消费现象更为突出。
存在的问题
1、消费支出过大且结构不合理,部分大学生在形象消费上的支出过高,甚至超过伙食费。
2、消费观念总体趋于理性但也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大部分大学生不存在明显的攀比现象,但仍有部分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购买假冒产品。
3、大学生缺乏明确的消费观,存在盲目攀比、不合理消费和铺张浪费的问题,课余时间被用于购物、打扮、娱乐等方面,而忽视了学习。
1、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消费需求,避免盲目消费。
2、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重视学习,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3、提倡兼职挣钱,培养独立意识,减轻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