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贷款给在校大学生大额贷款合法吗?
关于网络贷款给在校大学生大额贷款的合法性探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贷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金融行为,对于网络贷款给在校大学生大额贷款的合法性,却存在诸多争议。
高利网贷在校园内的蔓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调查发现,这些网贷平台的利息高达30%,且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存在较大风险,这些平台通常为大学生提供金额较小的普通消费贷款,同时也存在大额的创业资金、偿还学费等贷款,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合法性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校园网贷呢?
加强市场监管和打击力度是治理校园贷款乱象的有效手段,作为大学生本身,也应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力而行,在面对校园贷款时,应仔细审查合同,注意网贷公司是否正规,以及贷款合同中是否有过高的利息和违约金约定等问题。
对于无法还款的情况,应避免听从网贷公司的指令连本带息出具新的欠条,以免陷入利滚利的困境,如果遭遇违法逼债,应及时保存证据,依法维权。
如何规范校园网贷的发展呢?
第一,校园贷应限制学生借钱的用途,主要限于学生的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并需经过父母同意,因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长提供保障。
第二,借款的还款期限应设定在大学生具备还款能力时,避免在其无法偿债之时要求还款。
第三,贷款平台应制定科学、可行的风控标准,并经过政府部门备案和审查,针对大学生的风控应与一般贷款有所不同,因为大学生的偿债能力主要在未来而非当下。
第四,平台应承担风控过错责任,学生借款需经过风控审查,如因平台风控过错导致不符合规定的借款对象借款并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平台应承担偿还责任并不享有对债务人追偿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银行向成年人大学生贷款是合法的,网络贷款经营者向未满18岁的大学生发放贷款是违法的,对于成年大学生而言,网络贷款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只要利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有正规合同且双方自愿,则借贷行为受法律保护。
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贷款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的风险,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辨别是非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一旦陷入网贷的泥潭,很难自拔,高额的利息和利滚利的机制可能使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或因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极端行为。
国家应出台更严格的政策来规范校园贷和网络贷的发展。《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风险意识远离不良网贷的侵害。
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社会经验来看大学生都应该远离校园贷、网络贷等高风险金融产品,我们应该倡导理性消费、量力而行让大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学生国家有关部门应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严厉打击非法催收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仅供参考如需更深入的探讨可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