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官员不顾事实,草菅人命,只是因为获得了皇帝欣赏竟然有了好名声;
雍正元年,海宁县名门望族陈氏家的仆人,到同在一城的贺茂芳家的店里买酒。在那里,发生了群殴。打架的原因,一说因为仆人过去欠人家的肉钱,不能及时还,人家屡屡索要,他们就是耍横不给,因此发生口角,后来就动了手。说仆人没有欠钱,更没有耍横,只因为这次买酒时双方出言不慎,火气很大,吵着吵着就动了拳脚。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打了群架,闹得满城风雨。
店家的伤情如何,不得而知,但陈氏仆体人被打的情形,陈家的人做了这样的描述:店家一伙子人把三个体人打得很惨,其中ー人差点儿丧命,调治了两三个月才好。这群架打得引人注目,也打得令人担惊受怕。因为那仆人并非一般人家的奴才,若是一般人家的奴才,或许打不起来,而这是威震一方、朝野闻名的陈家的奴才。
海宁的陈氏一门,是东南一方了不起的人家,由明至清,做过宰相、尚书、侍郎、巡抚之类的高官者可以数出一大串。康熙帝、乾隆帝南巡的时候,还曾下榻陈家,其威望可见一斑,其辉煌可见一斑,其势力可见一斑。那么,陈家同朝廷和皇帝的感情之深、关系之好也可见一斑。
仆人打架的时候,是在陈世倌这一代。那时候,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但那历朝历代形成的威风犹在呀!不知道他的家人会不会时常眉飞色舞地对人讲:“老爷子当年…老爷子跟皇帝…”人家曾经为朝廷立过功,那是后人的骄傲,就有讲的资本。
陈世倌的父亲陈诜曾在朝廷里做过官,担任过工部和礼部的尚书,也在贵州、北京当过巡抚。且不说他的余威,陈世信本人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也在朝廷里做过官,还在不少的省任过主考官。他从京城里出来之前,已擢升内阁学士,也算是中央的高级官员了。人们打架的时候,他任山东巡抚,官位在那里,且与雍正皇帝的关系如漆如胶。
雍正皇帝用的毛笔让他联系制作,他精心安排,一次就做了数百只,弄的雍正皇帝都不好意思了。这个时候,仆人们打架了,包括他在内的各色人等,或善或恶,或儒雅或野蛮,或混淆是非,或秉公办事,也就纷纷崭露头脸了。这是大吏家有了事情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事情,所经常出现的情景:众多的官吏开始忙乎!
案子发生在海宁县,海宁属浙江,巡抚黄叔琳对这么有影响的案子不可能不插手。他是想为财大势大权大的陈家出气,捞捞脸面,还是想为陈世倌做出尽心尽力办事的样子,取悦于陈世信,再沿着这条热线往上,取得雍正皇帝的好感?抑或仅出于官官相护的心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必是不那么光彩,要硬着头皮办下去,只能于理于法而不顾了。
按说,打架这事儿,不管有没有背景,总归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而动手,由地方官吏调解一下就是了。但是,这么简单的案子,在黄叔琳眼里却不简单,他要弄出点动静来,亲自过问,实行逼供,“不究陈仆之罪,反责店家。”
黄叔琳这个人极其野蛮,做事经常是肆无忌惮。有一年,他那位任御史的弟弟到台湾巡礼,路过杭州。弟弟的人们到街上办事,耀武扬威,仗势欺人,跟商人发生了摩擦。此时,若是有教养的人,会把弟弟及仆人教训一番,平息事端就行了。黄叔琳可没有这么做,他把自己的权力看得很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认为别人不给他弟弟面子,就是不给自己面子,有意挑战他的威严。因此,他要抖一抖巡抚的威风,就只听弟弟及仆人一面之词,为他们撑腰,无端地治罪商人。
因为他做事没有节制,属吏们也看他的脸色行事,竟然把无辜的商人治于死罪,结果引起公愤,商人们纷纷罢市。这一次,他故技重演,把店家贺茂方捉拿狱,严刑拷打。无疑是狱卒在黄叔琳的指使下残忍地折磨那贺茂方,很快就将其“杖毙”,也就是乱棍活活打死。事后,不知道黄叔琳是否到陈氏家人那里邀功请赏了,也不知道老百姓是如何诅咒他的恶行,但却知道有人看不下去了,向雍正皇帝告他的状了。
这是难能可贵的表现,因为在很多时候,面对权贵的恶行,人们多是明哲保身,忍气吞声,害怕权贵的欺凌。尤其是下属,更不敢得罪上司,有的不仅不去得罪,还助纣为虐呢!此时的告御状者需要正义感,更需要胆量。他们明白陈家的势力,也明白黄叔琳的势力,虎口拔牙,精神实在可嘉。
边打死了人,一边有人告状,陈世倌以怎样的姿态出场呢?他心里志忑,行动犹豫,几次上疏雍正皇帝,先拿父亲给家里添彩挡箭,说自己的父亲很讲规矩,“严束家人,不令稍有滋事。臣兄弟等谨守庭训,不敢陨越(违背)。”接着,又拿母亲来求情,说母亲已届八旬,一生小心从事,听说仆人打了架,“惊惧无措,未免萦心,精神不无恍愡。”为了教训家人,惩治仆人,母亲把三个仆人都开除了。
铺垫了一番之后,自然也谈到了自己,说人们打架的时候,自己远在外地,不知道内情。现在知道了,就差人把该料理的事料理好。他甚至还做出了极高的姿态:让皇帝因此恩准他卸任,别当官了!瞧瞧,多耐人寻味!
在这个节骨眼上,雍正皇帝对陈世倌的深情厚谊就看出来了。他并没有责怪陈世倌,更没有让他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以此给“杖毙”的贺茂芳有个什么交代,而是柔情蜜意地抚慰陈世倌那颗不知是真痛还是假痛的心,甚至还派人千里迢迢地给陈世倌送去哈密瓜。
雍正皇帝这么做,他人想都不敢想,把个陈世倌感激得如痴如狂,涕零飞溅。更加出人意料的是,雍正皇帝竟然在陈世倌要求卸任的奏折后批道:“此奏大错了。况事尚未明,即便是此案,不要说家里的仆人,就是亲生儿子也难保他必遵约束。为这事精神恍偬就大不该了。何况那黄叔琳,总办不成什么好事,我是知道的,与你没什么关系。”后来,又开导陈世倌说,这案子是你家人的事别太往心里去了。黄叔琳总负圣恩,不是人!看来那黄叔琳马屁没有拍好,倒是有官运性命之忧了。
人命关天的事儿,皇帝如是说,别人还敢怎么样?那贺茂方死了也就死了,黄叔琳挨骂也就挨骂了,陈世倌的官该怎么做也就怎么做下去了。不光一路把官做下去了,还落了个奖善惩恶,体民情,崇节俭,有政绩的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