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本你读完后受益匪浅的书
介绍一本你读完后受益匪浅的书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这本书布满了激动,仿佛亲自来到了大师的风尚和坎坷的过往。时代与个人命运的重叠,是被历史洪流所包围,还是用笔隐躲自己的品行?陈寅恪写的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最终如何抉择?
1948年,北平经历了国民党的“夺运学者”。与夺运文物和金银相比,夺运学者要低调得多。1948年12月15日,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登上国民党专机飞往南京,拉开了“夺运学者”的序幕。
与胡适的高调不同,当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一家也低调抵达南京。
时值战争纷飞,政治形势严酷,国民党颓势明显,共产党高歌猛进,何往何从?
最后,陈寅恪抵达广州岭南大学,期看把广州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站。诚然,广州也给陈寅恪带来了一些晚年的亮色。
1950年,中心政府开始转变知识产业,特殊是在历史领域,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领导地位。中心政府还意见陈寅恪北回,担任中世纪历史研究所所长。
1953年,陈寅恪对北京说客的回复是,在称心以下两个条件后,他赞同北返:
一是答应研究所不信赖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
第二,请毛公(毛泽东)或刘公(刘少奇)提供证实,作为挡箭牌。
这两个条件令人震动,所以有传言说陈寅恪公然不学马列。
陈寅恪对此非常果敢:“我为学术自由而战。自从我作为王国维的纪念碑文以来,我一直坚持学术自由的宗旨,继续了20多年。”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这是陈寅恪在王国维投水自沉两周年后写的纪念碑文,陈寅恪也用实际行动践行。
回忆20世纪50年代,马列主义势头浩大,每个人都在谈论马列主义,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公开提出与“旧我”分别,学习马列主义。
在对马列主义学习的轰轰烈烈的洪流中,陈寅恪提出“为学术自由而战”是独一无二的。当时,陈寅恪已经63岁了。他的眼睛失明了,但他的声音响亮了。“那一刻,他有一种中国传统历史学家的英雄情怀”!
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
叙事情感强,个人色彩强,读起来轻易上头。假如是通俗读物,就够了!
但作为历史系的学生,
除了体会历史事物所蕴含的情感外,还要追溯历史资料,客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