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头盔上的装饰有哪些类型?
古代头盔上的装饰主要包括兽形、花卉、动物图案等,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头盔外观,还具有象征意义。虎纹和龙纹常常出现在皇帝或贵族的头盔上,代表权力和尊贵;莲花和菊花则代表着清雅和纯洁。一些国家的头盔上还会有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
古代头盔上有哪些装饰?
13世纪,蒙古铁骑入侵印度时,因为头上戴着奇怪的铁盔,脸上有一个巨大的船锚护鼻器,顶部插着鸟毛或丝盔流苏,它看起来凶猛可怕,当地妇女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世界,她们惊呆了,这种头盔并不是一种新奇的护具,早在3000多年前,殷朝的青铜周就一直是这样的原型。
周围的金文是象征半圆形头部的防护装备,保护头顶,露出眼睛,战国时期后,它被称为口袋(因为头盔的形状像一个锅的名字),宋朝后被称为头盔,至于口袋顶部的装饰品—头盔流苏,流苏是什么?也就是说,由野鸡羽毛(即野鸡尾毛)或丝绸、麻线制成的染色丝穗饰品,绑在口袋顶部的高流苏被称为头盔流苏。
京剧刀马旦和武生穿着头盔和流苏的影子,他们的行话叫羽毛,也叫野鸡尾羽,也就是一米多长的野鸡尾羽,他们大多是英俊的年轻将军或武术高超的女将军。
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女将捻羽子,婀娜刚健。
青铜舟顶上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盔流,其制作时间不早于公元前14世纪,多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其中一座商代晚期王朝古墓出土了许多青铜周,它是用模型铸造的,周围的左右和后部向下伸展,以保护耳朵和颈部,周围铸造了凶猛的虎纹和其他浮雕,最引人注目的是周顶竖立着一根装饰有毛饰的铜管,这是插入漂亮的野鸡和流苏装饰的最早起源,这是禁卫殷王禁卫军专用的青铜舟,以鸟羽为盔缨,标明禁卫军身份。
商代青铜舟上的垂直管插入野鸡羽盔流苏。
南北朝的铁盔上插着野鸡羽盔英,一般大约有两三根。
后来,山西省出土了另一种商代青铜舟,舟体接近半球形状,只在左右两侧向下延伸护耳部分,屋顶上没有竖立的铜管,而是有一个用来系毛饰的圆形立钮,以方便将一束丝麻状盔英插入立钮绑扎,具有北方草原游牧的民族文化特色,青铜周出现在西周以后,在整体形态上,与商人大致相同,从出土实物的角度来看,只有两个区别:一是取消流苏装饰的铜管,而不是带有柄孔的方形铜纽,用于丝绸流苏装饰和皮带;第二,在耳朵两侧的下面,每个都有两个小纽扣,从出土留下的皮带痕迹来看,皮带被用来绑在下巴下,以防止铜周在战斗中被冲走,而两侧的小纽扣则是固定的。
西周青铜周上的方形铜纽和两侧的小孔,方便束上丝状盔英和皮带。
春秋时期,楚庄王平定斗越椒叛乱,在渐台设宴庆功,命爱姬许姬敬酒,风吹灯灭,将唐狡酒后调戏许姬;被许姬摘下盔缨,密告楚庄王,楚庄王急命众将,全部摘下盔缨,然后点灯,唐狡感谢楚庄王周全,心存报答,晋国伐楚,唐狡请前锋,被襄老斥责,楚庄王阵前不慎落马,被晋将先蔑追击,危急之中,唐狡奋勇拼死来救,杀退晋兵,获胜受封,这是中国关于头盔流苏的第一个典故记录。
至于盔流材料,早期的盔流使用美丽的野鸡尾羽,未来也有牛马尾毛、染色丝麻纤维等,直到汉唐时期,丝绸流苏才正式出现,元明后,影视作品中常见的矛头尖刺出现,底部覆盖着红色丝绸流苏,或者头盔顶部有一根垂直管,以便插入头盔流苏,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母贼》记载:“选高蹄战马青聪,闪盔英斜簇玉钗红。”证明当时明代的盔流是红色丝流。
清朝镀金梵文龙纹铁盔,盔顶上的竖管除了束上盔英外,方便单手抓提。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头盔上还装饰着染色鸟毛或马尾辫制成的头盔流苏,方便敌我双方识别和指挥,与中国的头盔流苏相似。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头盔都有驼鸟头盔。
控制射箭精度,使用自己的观测风向。
头盔流苏可以显示士兵的身份:影视作品《斯巴达300战士2帝国崛起》的冠军马鬃流苏表明,斯巴达人是一名高级精英战士,带领普通士兵进行近战肉搏战。
简而言之,在古代战争中有五个主要作用:一是标志着古代战士的高级军衔水平和身份,只有高级军官有资格在头盔上装饰华丽而引人注目的美丽头盔流苏;第二,当古代军官带领军队对抗敌人时,后面的军队可以看到主官攻击敌人的方向,以便快速跟随战斗;第三,在战场上,方便远处的人识别敌人和我,避免意外伤害自己人;第四,头盔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就像现代海军水手军帽的丝带,感受天气风向,方便利用风向攻击,利用风向控制射箭精度,或者利用背风攻击迎风难以睁开眼睛的敌人;第五,头盔起到了把手的作用:头盔外观相对圆润光滑,单手难以抓取,当战争突然发生时,战士们一只手抓住冷兵器,而另一只手很难抓住头盔,故盔顶上的盔英可以方便单手快速抓取和按戴头快速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