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名蒙语的起源与历史故事有何关系?
“榆林”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沙漠”。在古代,榆林地区是游牧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该地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和旅游目的地。今天的榆林,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北部为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接壤,南部为黄土高原,明长城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历史上,榆林北部地区曾是蒙古族游牧区,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2年)以来,“边禁”政策开始放宽,蒙古族活动范围逐渐向边墙(明长城)靠近,汉民族的耕植范围也突破长城,深入到毛乌素沙漠,榆林市现存的大量蒙古语地名,即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这些蒙古语地名存在于榆林市明长城以北,集中分布在榆阳区以及神木县北部,其余北部各县亦有零星分布,经过几百年在历史变迁,如今这里的地名听似蒙古语,但有的地名已经变异的不知所云,亟待抢救和保护整理……
榆林地区蒙古语地名的组合方式
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构成,地名的专名是指专用的名称部分,它是识别个体地名的主要标志;地名的通名是指通用的名称部分,它是识别个体地名所属类型的标志,榆林地区现存蒙古语地名由以下几种组合方式组成:
1、蒙古语语素专名+汉语地名通名 (蒙汉复合语):
- 如纳林滩(纳仁)蒙古语意为狭窄的滩地、耳林滩,蒙古语意为长莎草的滩、特漫滩(特迈),蒙古语意为放牧骆驼的地方、木棒滩,蒙古语意为有坟墓的滩)、奔滩(伯日),蒙古语意为腰子形滩地。
- 巴什壕(巴合希),蒙古语意为师傅住过的地方;
- 沙沙梁,蒙古语意为有镇妖小塔的梁地;
- 脑峁界,蒙古语意为碧绿的地段),
- 滩、壕、梁、界为汉语地名。
2、**形容面积、方位的汉语语素 +蒙古语地名从原蒙古语地名中,派生出来的,如上纳林、下纳林(陕北人以北为上)派生于纳林滩,上(下)摆言蒿莱,派生于摆言蒿莱(富饶的川壕得)。
- 小(大)壕免,派生于巴汗(依肯)壕兔,分别是小(大)的意思。
- 神木有名的大保当、小保当,同样是这样的。
- 保当意思是灌木丛草滩。
3、纯蒙古语素地名,一些地名兼有专名和通名:
- 专名一 采当 特拉采当,蒙古语意为种庄稼的地方;
- 贾明(站木)采当,蒙古语意为有大路通过的滩。
- 采当是蒙古语,与柴达木同源,意思是盐度很高的草地。
专名二 兔 兔是蒙古语的后缀,无实义,“有……”的意思。
- 忽惊兔,蒙古语意为有碱的地方;
- 讨忽兔,蒙古语意为有锅形地的地方;
- 毛盖兔,蒙古语意为有蛇的地方;
- 马家兔,蒙古语意为种麻子的地方;
- 刀兔(多图),蒙古语意为有响声的地方;
- 力量害兔(浩日浩图),蒙古语意为虫子很多的地方。
- 也有不是通名的,大兔兔”是指较大的放骆驼的地方,兔是蒙古语本身的音节,不是通名。
专名三 太,太与兔一定区别。
- 石板儿太(夏吾日图),蒙古语意为沼泽地);
- 活络思太,蒙古语意为有芦苇的地方;
- 乌兰色太,蒙古语意为有杨树的地方)。
专名四 石犁 石犁应该与“锡林”同,蒙古语意为长满草丛的缓坡;
- 木独石犁,蒙古语意为有树的缓坡;
- 超害石犁,蒙古语意为有花斑的缓坡。
专名五 圐圙 圐圙[kūlüè]蒙古语。
- 蒙古语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村镇名,如高圐圙、马家圐圙 。
- 今多译作“库伦”,常用于方言。
- 意思是指土围墙。
陕西青海中的风味面食“曲连”,应该与此相同,当地人经常把圆的东西叫曲连。
榆林地区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开心点心——糖瓜。
腊月二十三,吃糖瓜,为虾米要吃糖瓜捏?这有个讲究,相传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庭汇报述职,这个天庭呢,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所在的地方,云霄殿,南天门,太上老君和他的炼丹炉,二郎神和他的狗狗,四大天王什么的,都在这里啦,额,你问我灶王爷是谁?看了下度娘: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
冀中地区供张奎、高兰英,这个灶王爷虽然也是道教里边的神,但他不是封神榜里边封的,所以封神榜里面找不见,扯了这么多,跟吃糖瓜嘛关系?看官别急嘛,灶王爷号称是一家之主,民以食为天,灶王爷么就是管家里吃穿的嘛,在百姓心目中所以权力很大的嘛,老人家要上天庭做报告了嘛,如果惹他老人家不高兴,或是老人家听到你家人讲不好听的话,让天庭知道就完蛋了嘛,所以就用黏黏的糖瓜粘住大家的嘴巴,别瞎说话,糖瓜好甜的,所谓甜言蜜语,多说好话,让灶王爷开开心心的上天庭,多给家里说好话,期望在神灵的庇佑下来年家里有个好生活,这就是吃糖瓜的由来,你家有灶王爷吗?有呀!在哪?锅灶在哪这老人家就在哪,一般的农村家庭就在锅灶旁边,有灶王爷的神位,还有香案。
<img src="https://img.wolekan.com/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11095624173129018485925.jpeg" alt="榆林地名蒙语由来?” title="榆林地名蒙语由来?” />
蒸花糕。
估计天朝大部地区在年前都有蒸馍馍的习俗吧,不过俺们这是蒸花糕,这个花糕主要是用小麦粉做馍,然后在馍上嵌入大枣,然后在蒸笼里铺上高粱叶或是芦苇叶,把花馍放上去蒸出来,视觉上看起来特别喜人,吃起来自有一股清香,还有枣的香甜,这个当然八月十五中秋的时候也是要蒸的,主要是用来敬神的,记得小时候老妈心灵手巧,远近闻名,蒸的花糕出来自是形神俱佳,有些邻村的跑过来参观,或是去庙里敬神遇见的时候,免不了一番赞叹。
还有一种叫花馍,最有名的花馍叫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
<img src="https://img.wolekan.com/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11095624173129018498754.jpeg" alt="榆林地名蒙语由来?” title="榆林地名蒙语由来?” />
洒扫庭院。
贴春联。
架旺火。
这三个活动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旺火,在民间主要作用是接神,相传,各路神仙在发旺火的时候会从天庭返回人间,进行新的一年的履职,神,在民间一直是高洁神圣的存在,有好多时候大家是谨小慎微的,是避讳的,最起码留给我的印象是这样,所以神返回人间的时候,作为低一等级的人会以各种盛大的场面来迎接这个时刻的到来,以赢得神的欢心,旺火、鞭炮、烧纸、檀香、酒,贡品,跪拜等应用而生。
<img src="https://img.wolekan.com/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