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问答达人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

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

wolekan 01-17 2次浏览 0条评论

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

两条蛇缠绕在一起,是公蛇与母蛇交配。蛇一到发情期就会寻找异性蛇交配。一般是两条蛇缠绕在一起。有时多条公蛇与一条母蛇缠绕在一起,争夺交配权。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印,恩恩爱爱不愿分离。因两情侣感情深厚,即使棒打鸳鸯,也分不开彼此。

两条蛇绕在一起的寓意就是缠缠绵绵的意思,因为蛇本身的体型非常的长,而且也非常柔软,如果两个条蛇缠在一起,就好比是两条绳子,缠绕在一起给人的外观好就是一种缠缠绵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两条蛇交缠在一起常比喻情侣之间这种亲密的动作!

农村老人,一肚子故事,你听过什么农村发生的稀罕故事?

蛇也有发怒的时侯;
一九九六年在渭北,发生了一件怪事:“蛇撵人、人逃跑!”
在九六年以前:关中地区几忽是年年秋雨连绵,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它给喜荫蔽、潮湿的蛇类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那时好象关中蛇满为患:你出不出门都无所畏,隔三慢五能见到蛇的身影。因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怕蛇!大街小巷和馬路上人打死或者车碾死的死蛇,血肉模糊、蚊蝇光顾,随处可见。
在堡子最西头八十亩地务西瓜的王智青、范无用吃过早饭,又去瓜地劳动。经过一片古坟墓时发现,坟旁盘着一条大黑乌稍蛇在晒太阳。你说他俩没事找事?黑乌稍蛇没挡你的路,又没招你惹你,你干嘛打它?
王智青环顾了一下四周,没有什么东西打蛇。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烂鞋,捡起来就向“蛇盘”砸了过去。你说巧不巧?扔出去的烂鞋正好打到蛇身上,把睡梦中的蛇砸了个昏头转向。
蛇想:“我有没招你、惹你,你打我干嘛?”蛇也有发怒的时候!它“噌”的一下展开近两米的身体,高抬着头嘴里吐着“芯子”发出嘶、嘶、嘶的叫声,向王智青、范无用发起了进攻!吓的俩人头发都挓了起来!
再看王智青、范无用的穿着:脚上托鞋、腿上短裤、上身汉衫,有没代工具,你说他俩能不怕被蛇咬吗?就想在地上捡个土块都没有。(土块经过冬天一冻一消,都酥了)
赤手空拳的他俩真无用?被黑乌稍蛇撵的只是逃!逃了二三百米,认为蛇不会再撵他俩?一回头,蛇还是紧追不放。又跑了五六百米的样,一回头,蛇它原路返回。他俩喘着粗气,擦着汗,才松了口气。

手艺人智戏公社社长

下乡机会,了解当地的小乡村集市上住有一个70岁手艺人——王补锅匠。主要从事补锅、配钥匙行业。平时,带上他十多岁的儿子王砂锅,(小名)揹起吹火的小风箱走村串寨,为农民补锅、配钥匙。趕场天就在自家里摆摊方便农民。突然有一天,人民公社张社长來他家告知他:現在正在大砍“资本主义尾巴”,你干的这行业属资本主义要砍掉,从明天开始你就去参加田里收谷子劳动。手艺人恳求社长说年岁己高,放我一码吧!左说右说社长还是不同意。第二天手艺人就在自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凭心自愿搞生产,下联,恐怕农民找补锅。横批,身不由己。贴好对联后就去参加收谷子。走到田埂上说明来意,青年男女社员齐声说:你这么大年纪谁要你干活?你在田埂上给我们说点笑话,让我们乐一乐,增加我们干劲,你的活我们帮忙你干了。(他们都知道手艺人爱说笑话)手艺人心里很感动,开口唱了:谷子成熟胀破壳,男女社员忙收割,一颗一粒收干净,不要放它田中落。唱完,正好有人又來找补锅,手艺人看周围无公社的人,带上那人回家补锅去了。真是无巧不成书,第二天张社长妻子干活时不小心把门锁钥匙掉了。这远近百里没有这方面的手艺人配钥匙,左思右想,只好拿起锁厚脸来找手艺人了。手艺人拿着他的锁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然后慢不经心地说:社长,你这锁恐怕是去字加一撇了。社长有点莫名其妙生气说,你不知道我不识几个字呀,去字加一撇什么意思我都不懂。(社长确实没上过学)手艺人一字一句对他说,去字加一撇就是丢字,说你这锁丢求了算了。社长又发火了,你说丢了就行了,还说些带求字丑话。手艺人慢条斯理的说,社长莫生气,我说这求字是好的,比如我们男人,年轻时求个好妻子,中年求个好儿子,老來求口好胡子,我们小生意人求财不求祸。像今天你就来求我帮你配钥匙,你看这求字那点不好。我给你社长实话实说,你这钥匙是能配的,我就怕给你配了,你说是资本主义,把我这碗饭端了,我拿什么求生?社长尴尬的勉强笑了笑说:快给我配钥匙,家里等着急用。当社长拿着配好的钥匙出了门,手艺人目送他老远,才慢条斯理、轻轻的送了他一句:讨厌。

后记:据说手艺人说话风趣、幽默、口次伶俐。解放前就曾考过“秀才”。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惜没人注重收集,他己早逝去。

生活在农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一些诡异的,奇怪的故事。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小的时候听村里老人讲的一个有关于蛇的故事。

有一个人,经常拿个蛇皮袋到处逮蛇,有时候他自己吃,有时候也把逮来的蛇给卖到饭店里,挣些零花钱。

日积月累,他逮过的蛇是越来越多,有人告诉他,别在逮蛇了,蛇逮多了不好,蛇都是有灵性的。

他不相信,还是照逮不误,有一天,他被一条大蛇拦住了去路。

那条大蛇仰起头,吐着蛇芯儿,不让他走,他不但不跑,还想把那条大蛇逮住,卖到饭店里去好换些钱花。

可是无论他怎么做都逮不到那条蛇,后来那条蛇就把他缠上了,死死的缠在他的身上。

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挣脱,赶紧跑回家,谁知那条大蛇追着它不放。

好像是一心要报仇,后来他没办法了,就跑到一座寺庙里,那庙里有一口大钟,他钻到大钟下面躲了起来。

那条大蛇就缠在那钟上缠了三天三夜,后来那条蛇就走了,他被闷死在那钟里面了。

故事的真假咱不知道,但是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说,有灵性的东西不要打,不要逮,否则会要遭报应的。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8年夏天一个晚上,我们庄上的人在打麦场上乘凉,此时星光闪烁月色朦胧,一些老人聚在一起津津有味的讲古。忽然两匹白马疾驰而来,到了场头,二人下了马,其中一个背着驳壳枪的人跳下马,把缰绳交给另一个人,向人群走过来,他向人群说:乡亲们都在这乘凉呢?众人看见他,吓得魂飞魄散,有人喊:二娃鬼魂来了,听他一喊,众人撒开脚丫子向家里跑。

二娃莫名其妙,就向另一个人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到家里去看看。说着,就大踏步向家中走去。他来到家门口,敲了几下门喊:妈,二娃回来了,你开门。

喊了好一会,屋里也没有人答话,他就继续喊。又等了一会,就听见母亲哽咽着说:二娃,妈知道你死的冤,给你下葬时,连一件新衣服也没给你穿。我们娘两在家够苦的了,你走吧,明天我给你送衣服去。

二娃哭笑不得地说:妈,你瞎说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他愈解释,母亲愈哀求,他还听到屋内妻子的呜咽声。他急了,说:妈,你快开门,我是路过这里,请假回来看你的,马上还要回部队,我把手从门缝伸进去你摸摸,看看我是不是鬼。说着,他把手从门底空隙中伸进去。

母亲颤抖着去摸,果然手上热乎乎的,又用牙轻轻咬了一下,二娃快速抽回手说:妈,你干嘛咬我?听了他的话,母亲才打开门,抱住儿子说:二娃,果真是你?

原来,1946年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进攻,那时二娃是区小队队长,在一次转移中,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包围。在突围中,区小队一些战士牺牲,尸体被抛在乱坟岗里。第二天,一个邻居路过那里,看见一具尸体很像二娃,就偷偷告诉了他母亲。那天夜里,他母亲找了一个亲戚,趁夜摸到乱坟岗,只见尸体血肉模糊,也分辨不出是不是儿子,只觉得身材很像,加上天黑,又怕被人发现,就用芦席卷了尸体,草草埋葬了。从此,家里和庄上人都以为二娃死了,所以场上乘凉的人,看见他骑马回来,都以为是鬼魂,吓得四处逃散。

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

妻子点上灯,二娃看见她们褴褛的衣裳和憔悴的面容,眼睛湿润了。他说:妈,国民党快要完蛋了,等打完仗,我再回来看你们。

母子三人说了几句话,二娃说:妈,你多保重,我该归队了。妻子把他送到村口,他嘱咐妻子照顾好母亲,等他回来。然后依依不舍地上了马。

不久,淮海战役打响,二娃在战斗中受了重伤,支前的民工用担架把他抬下战场,在路上,遇到敌人的飞机扫射,抬担架的民工一下子扑在他身上,他得救了,那位民工却牺牲了。

他伤好之后,转业到地方工作,首先协助地方政府把牺牲的战友重新安葬,然后就寻找那位救他民工的家属。由于不知道姓名,找起来十分困难,他到民政局查找当年支前民工伤亡名单,一个一个排查。最后他在资料上,找到某区某乡一个民兵队长,在淮海战役中,他带领担架队去前方运送伤员,因救伤员而壮烈牺牲。他核对了地址和时间,正是救他的民工。

他带上礼物去看望烈士的母亲,跪在这位母亲面前,抱住老人的腿说:妈,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儿子。

自那之后,逢年过节,他总是先到义母家中陪老人过节,然后再回自己家中,老人去世时,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为老人送葬。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庄上老人提起这件事,还说二娃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一九四九年农历三月底,结婚不到一年,正在麻城县贩卖桐油的刘朝庆莫名失踪,时值战乱,又一直得不到音讯,一年后,悲痛欲绝的父母为他置了一个衣冠冢。

不久妻子王叶产下“遗腹子”,取名小根,三代单传的刘家终于续上香火,算是有了“根”。从此,老两口守着儿媳和孙子艰难度日,但儿媳毕竟年轻,时年刚满二十岁,让她一生守寡显然不现实。于是老两口合计,将邻村一个家庭贫寒,叫张九的后生招进家门,算是半个上门女婿。张九虽说家贫,但为人勤快老实,懂得孝顺为人,很快,这个特殊的家庭又恢复了昔日的温馨。唯一让老两口愧疚的是,王叶从此不再生育,觉得让人家一个好后生“绝后”,心中颇为不安。但张九似乎并不在意,直把小根当作自己的儿子,小根更是乖巧,牙牙学语时便爹长爹短地依偎左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九五六年夏,在地里采芝麻叶的妻子中暑身亡,此时,小根刚满六岁,全家又一次跌入黑暗,妻子的死,彻底割断了张九与这个家庭的纽带,大家知道,傻子也不会再呆下去!老两口也难以面对这份尴尬,甚至主动“撵”起张九来。恰在此时,张九的父母正为儿子张罗亲事,毕竟儿子才二十七八岁呀!据说对像是一个地主的女儿,由于“成份”高,人家不嫌弃张九,但也明确表示,必须和刘家断了关系!张九听说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并且两年都没有回过家门,他觉得,小根才是自己的亲人,还有小根的爷爷和奶奶!

此时的爷爷奶奶年事渐高,小根依旧年幼,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倔强而又善良的汉子是怎样撑起这个家庭,是怎样带着他们走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九六六年,小根的爷爷去世,张九执孝子礼;一九七0年小根的奶奶去世,张九同样披麻戴孝!一九七三年,省吃俭用的张九又为“儿子”娶回了媳妇,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可是,时年不到五十岁的张九,看起来比他七十多岁的父亲都要苍老,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明里暗里也给了他不少的帮衬,谁让自己生了这么一个“傻儿子”呢!

日子慢慢地熬着,好在一年强似一年。一九八二年八月中旬的一天,正在田地收割水稻的张九被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招呼着放下镰刀,原来,县“侨办”陪着一个归国华侨来了,这个华侨居然是小根的亲爹,当年失踪,己“埋”进衣冠冢的刘朝庆!

当年,刘朝庆在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溃兵拉夫,先是过江去了南京,然后是上海,最后稀里糊涂地上了去台湾的轮船,并编入国民党军队。好在一位姓李,来自固始县的营长,因为是老乡,李营长一直把刘朝庆带在身边,一九六一年,己经是师长的老乡转业,他带着一笔退伍金,和刘朝庆一同去了新加坡,那里有他当年的战友,都混得风生水起。果然,刘朝庆是做生意的好手,从小打小闹开始,几年后两个老乡在当地逐渐有了名气,也算富甲一方了。此前,刘朝庆在台湾己经结婚,育有两个女儿,并将她们一同接到了新加坡。但刘朝庆一直惦念着故土,思念着亲人,可惜一水之隔,却生死两茫茫!

一九八二来了,刘朝庆终于踏上了故土,在稻田边见到了为自己父亲送终,抚养自己儿子的张九!不屑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他知道该怎样对待恩人,很多时候,不是钱能回报的!当他得知儿子叫“刘根”时,执意改名“张根”,并婉拒了儿子要随自己去新加坡的请求,而让他留在张九的身边。

一九八五年,在刘朝庆的资金支持与运作下,张九和“儿子”成立了一家制衣厂,产品经浙江出口南亚,以刘朝庆子公司的名议经营,拿张九当年的一句玩笑话来说,他的公司除了名子和空气,其余的都是刘朝庆的,但利润人家没拿走一分。就是这样,在刘朝庆看来,也没有报答万一!

好人有好报呀,张九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

两条蛇缠绕在一起寓意?

农村老人一肚子故事,你听说过农村发生什么样的稀奇故事吗?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就是:不好称谓的长辈。

按说长辈有什么不好称谓的。爷爷奶奶呀,叔叔阿姨呀。舅舅呀,舅妈呀。姑父啊,姑妈呀。还有什么不好称谓的呢?

故事还得从1938年说起。我们那儿有一支国民党队伍经过,看部队的规模有1000多人,大概是一个团的建制

他们衣着整洁,装备齐全,领头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这么多人一下子来到我们村子,我们村子可热了,幸亏我们的村子很大。

有100多户人家,要不然就容不下这么多人驻扎。并不是所有的国民党兵都是打家劫舍,欺压百姓的。

这支部队看上去纪律还算严明,他们虽然扰民,但不欺民。

每家每户都住了十几个大兵,他们单独生火,蔬菜也是用钱来买,与村民的关系处理的很好。

老百姓也并不是见了他们就跑,怎么感觉到与有的电视剧放的不一样。

也许到了后期战乱不断,物质匮乏,经费自给,就出现了电视剧里那些镜头。

老百姓见了这些大头兵就跑,他们进了村庄就抢了,因为他们也饿,他们要吃的,他们不抢也要饿肚子。

不能怨这些当兵的,只怨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他们为了发动战争,只管招兵,不管发响。

随便发委任状,兵招的越多,官就做的越大,枪械自给,给养自给,即使发点军饷,也层层克扣,严重的破坏了军民关系。

什么中央军,地方军,保安军,还有民团,各种地方武装,犬牙交错。 为了地盘和利益战火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这也是国民党战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共产党顺民心得天下,这是天意。

话说这支部队在这儿住了半个月,突然一天接到上级的命令,要他们开拔到北方去打日人。

村子里马上沸腾了,集合号吹起,士兵们打好被子,收好行李,整装待发。

临行前团长把他的太太,留在这我们村子。团长姓周,人高马大,听口音像四川的,他留下了一个班做警卫,其他的全部带走了。

他的太太年轻漂亮,只有十七八岁。临走前团长告诉他,等我打跑了日本人再回来接你。

团长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了,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也没见到团长的踪影。

他的老婆姓冯,叫冯小花,他望眼欲穿,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估计他丈夫留下的银元也用完了。也没有钱开支警卫的工资了。

身边的警卫一个一个都走了。剩下一个女人孤苦伶仃地守在那儿,衣食不着。村上的人,张家送的米,李家送的面。帮她度日。

长此以往,这也不是个办法。村里有些好心人就撮合帮忙她找一个人家。

村里有一个孤儿,父母双亡。时年二十,姓马,叫小栓。人还老实,常年给人家打短工,正愁没有一个家。

在大家的努力下,两个年轻人搬在一起了。一年过后,他们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小子。

大概是1946年。她家里来了两位年轻的军人,见到了冯小花,两人刷地一下立正敬礼,齐声喊道:嫂子好。

冯小花呆呆的看着来人,惊呆了,你们,你们是……,她颤抖地询问着。

“报告嫂子,我们是军政部的,是来送抚恤金的,周团长英勇抗日,滴血沙场,他是我们的英雄。”

说罢,就把1000块大洋和周团长的遗物郑重的交给了冯小花,冯小花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大洋,抚摸着丈夫的遗物,热泪夺眶而出,放声大哭,她等了七八年,却等来了这个噩耗。

为了表达对前夫的怀念,她与小栓商量,决定把他们的儿子改为姓周,叫周继夫。

他们俩人有钱了,就买了一些田地,小栓再也不给人打短工了,家里也请了一些长短工。

几年后解放了,土改了,她家的土地没收了。她家划为地主成分,周继夫成了地主狗崽子。

冯小花,马小栓成了斗争对象,一有运动就把他们拉出来批斗一番。马小栓真是冤,自己给人家打了一辈子的打工,最后当了两年老板。结果成了地主。

最可怜的是孩子,他是在人们的白眼中长大的,是在人们的地主仔的骂声中长大的。

由于成分的问题,他没有上初中,没有上高中,还没有娶到老婆。

转眼到了80年代国家拔乱反正,平反昭雪,国家追认周团长为革命烈士。

冯小花为烈土遗孀,享受抚恤待遇,周继夫因继承周团长姓氏,视作己出,招转事业单位上班。

80年代的一个清明节,冯小花带着丈夫马小栓,儿子周继夫,来到周团长牺牲的地方,他们站在墓碑前,久久默哀。

冯小花让儿子跪下给周团长磕头,大家帮忙讨论一下。他的儿子怎么称呼周团长?

是叫爸爸,没有血缘关系。是叫叔最,比自己的爸爸年纪又大。是叫爹,他与自己爸爸也不是兄弟。

真是难为了周继夫,大家帮忙出出主意吧!

初中暑假我偷吃花生,把二大爷的小磨香油瓶子打碎了,二大爷让我赔香油,我没有钱,只好捡瓶子攒钱还他,可是一挣钱就上瘾了,更不想还二大爷了。

有天我去捡矿泉水瓶子,天黑了才回来,路过我们村后的墓地的时候,我有点害怕,但是忍不住往那边看,我发现月光下有什么动物在活动。

回家问奶奶。奶奶说那是狐狸在月下找吃的呢,还说以前人少的时候,狐狸在坟地里更常见。吃了饭,我去问二大爷,二大爷说那是狐狸在修炼呢。

看我不信,二大爷还说他看到过那里的狐狸在月光下吞吐内丹,青紫色的珠子飘在空中,吸收月光精华后,再吞到口里。一有动静,狐狸呲溜一下就跑了。

我的好奇心被大大地调起来了,赶紧追问二大爷:狐狸修炼内丹干嘛用?二大爷不告诉我,他说我通过窗户偷他花生吃的时候,把他的小磨香油瓶子碰倒了,香油流了一地,不赔他,他就不告诉我。

我一听,还是算了,一瓶香油的钱顶我捡200个瓶子了,吓得我赶紧背着尼龙袋子跑了。二大爷抓住了我的好奇心理,很淡定地哼着小曲,和我耗着。

第二天我捡瓶子回来,路过二大爷家,又过去问二大爷有关墓地狐狸修炼的事。二大爷面无表情地把手一摊,给我要钱。我哼了一声,背着袋子扭头就走。

看来想从二大爷这里知道狐狸修炼的事情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我实在舍不得赔二大爷的小磨香油,我才偷吃一把花生,要赔十几块钱,打死我算了。

第二天起床,我背着袋子,一边捡瓶子,一边往我们后山的道观方向走,里面有个看门老道。他是发大水冲过来的一位外地人,在我们村落户了,和村里人有些许交情,后来他出家成为了一个老道。我希望从他这里打听一下狐狸修炼的事情。

背着塑料瓶子和易拉罐,呼呼啦啦地到了老道屋外,还没敲门呢,老道就轻声喊道:来者定是前村的牛蛋儿。让我感到非常惊叹,这老道真是能掐会算了啊。

老道说你想多了,我是听到你瓶子和易拉罐的响动猜到是你小子来了。我又感叹一番老道的明察秋毫,然后语气一变:谁再叫我牛蛋儿,我骂谁,我都长成大孩子了,早不放牛了……

老道哈哈一笑说你小子很聪明,要是跟着他管理道观必然有所成就。我才懒得管理一个小破道门呢,估计还没我捡瓶子赚钱呢,我就是来问下狐狸修炼是咋回事,满足一下好奇心罢了。

老道看到我机灵的小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就告诉我下个月圆之夜,带我到墓地看看,看过后我就知道狐狸怎么修炼的了。我学着电视和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拱手拜别了他。

出了老道的门,我把道观周边游客丢的矿泉水瓶子都捡走了,还把功德池中游客丢的硬币捞走两把揣在手里,这才离开道观。刚走不远就有师兄来追我,嘴里还嘟囔着什么。

我知道这准是来追回硬币的。这怎么能行啊,等于我捡好几十个瓶子呢,我便头也不回地撒腿就跑。回到来的路上,天黑了,我又往路过的坟地望过去,里面确实有狐狸在活动,远远望过去,还能看到有青蓝色的火焰在地上跳舞呢。

吓得我差点没喊出来,主要是怕狐狸听到我的叫声,过来追我,我只能装着若无其事,慢悠悠地走进村里,一拐弯,赶紧加速奔到二大爷家,告诉他我看到狐狸修炼了。

二大爷正在磕花生:切,你小子整天就没一句实话。奚落完我,还给我要小磨香油呢。我告诉二大爷:老道会带我看坟地的狐狸在干嘛呢,我来就是告诉你一声,你的小磨香油我不赔了。

二大爷气得用花生砸我,我捡起来,一边磕花生一边溜达着回家了。回到家里,睡不着觉,就爬起来去找发小,看看地里的红薯可以吃不。

到发小家屋后,透过砖头缝隙小声喊了他几下,他就翻墙出来了,我俩一块到了村后。为了不惊动坟地里的狐狸,我俩特意从村那边往地里走。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还是忍不住往村这边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坟地里有亮光。不会是狐狸又在修炼内丹吧?我俩在地里挖了红薯,跑回家,趁着我家地灶里的火灰还有热度,把红薯埋在里面。

俩人实在没啥事,就相互壮着胆,一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想去村后坟地里探究狐狸在干嘛,就算狐狸跑了,我不是还可以把坟地里那几个一直没顾得捡的瓶子捡走嘛,赚钱最重要。

到了地里,在外围溜达一会儿,就是不敢过去,只好到山上去找老道。敲开了老道的门,老头很是生气,还说要不是一直把我当徒弟看,才懒得理我们呢。

到了墓地,青蓝色的火焰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地上有个大洞,老道说刚才看到的应该是鬼火,远处可以看到,走近看不到,这只是磷遇到空气后的一种化学反应而已,并没有着火。

老道给我们讲坟地里的洞是狐狸洞,狐狸喜欢穴居但是挖洞的能力不怎么样,所以会找一些坟地,方便挖洞,尤其是那种棺椁已经塌陷的墓穴,更是狐狸挖洞的首选地。

因为狐狸挖洞的墓地容易看到磷火,大家又不明所以,觉得狐狸在墓地修炼呢,越传越神,弄得大家就不敢去墓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有它的道理啊。

我把坟地里的几个矿泉水瓶子捡起来,装到我的尼龙袋子里,一切以捡瓶子为重嘛,嘻嘻。不错不错,没有白来,起码得着几个瓶子,卖掉换钱存起来,可以买辣条吃。

老道突然小声咦了一下,把我们拉到路上,小声告诉我们快去村里叫人,他要制服几个更厉害的“狐狸”,那才是害人精呢。

发小说可能是老道发现什么异常了。是啊,又是狐狸又是害人精的。我们去村里叫了人拿着柴刀和铁锹,和老道一块把狐狸洞围堵了起来。

老道往洞穴里喊了几声:赶紧出来,要不然我们可放火了。然后里面并没什么动静。我还想不会是狐狸修炼成了吧,你看老道都开始对它们说话了呢。

里面没有动静,老道把火把点燃,还往上面浇了些灯油,大声说再不出来就把火把和灯油倒进洞里了,一把火烧个干净。

这时候里面突然有人喊道:别,别,我们这就出来。几十个村民一下子抓住了几个盗墓贼,警察也来了,把这个盗墓集团一网打尽了。

这就是我们村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因为我偷吃一把花生把香油瓶子碰倒了,不得不去捡矿泉水瓶子还钱。因为捡瓶子太努力了,晚上回来看到坟地里有火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后抓了一伙盗墓贼。那伙盗墓贼要是知道他们会折在一个小屁孩想吃一把花生上,估计他们想给我买一袋子花生呢[奸笑]。

我是农村长大的,不是听的故事,是发生在我眼前的真事,说出来,不知道大家信不信的啊。我小时候一个本村人,因为多花了几毛钱,被老婆婆骂了几天几夜,最后被老公的蒙头鞋底打了个乌眼青,打掉了两颗门牙,列位看官,信么?

关于她多花了多少钱,我记得是说两毛五,前几天跟我嫂子说起了过去的家常话,我嫂子给我笑着纠正了:“你知道什么,谁告诉你,她是因为多花了两毛五?人家是多花了一毛八!”我嫂子给我讲起了过去。那是她家隔了一堵墙的邻居,我倒是忘了。七十年代末,食用碱面三毛六一斤,那个媳妇去农村供销社买别的东西,老婆婆叫她顺便买回半斤碱面,谁知道她忘了,居然买回了一斤碱面,那一毛八还能再买一斤食盐,这下好了,这个月不要吃盐了。不中用的家伙,不该挨打?!她可能是犟嘴了,就这样,老婆婆拿菜刀蘸凉水,剁着木板子开骂了。正好我的大侄子刚刚出生,我嫂子还在坐月子,那家老婆婆的菜刀剁下去,噹一声,吓得刚刚出生的孩子一惊,为了这,我大哥还找到她家,劝她不要剁木板,好吧,人家去了菜刀木板,改了专门的恶骂,各种难听的话都有,足足骂了两天两夜,最后他家的男子汉,拿鞋底子追着打,哦,还有俩小姑子跟在后面点火,最后还打掉了两颗门牙。

原来如此,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她早就没了门牙,原来是因为多花了一毛八,被老公打的。到现在她都快七十了,依然没有装上假牙,就一直豁着呢。

梦见蛇缠腿是什么预兆
努比亚z11怎么截屏?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