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发掘出的七个神秘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星堆发掘出的七个神秘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表明三星堆文明与凉山彝族没有任何关系】
现有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表明,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的缔造者与夏代遗民有密切关系。夏朝灭亡以后,一部分夏人从河南洛阳南迁,途经南阳和襄阳,一直到达了湖北江陵,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当地的土著渔猎部落融合,然后又溯长江而上,进入了四川成都平原,征服当地的土著氐羌部落,建立了三星堆文明和古蜀国。这一条漫长的迁徙道路之上,都留下了他们文明传播的足迹,目前从古文化遗址的考古中都有所发现。成都平原在距今五千多年以前,由于岷江泛滥,实际上是一片沼泽地,并没有人类居住和古文化遗址。距今四千多年以前,岷江的水患减缓,始有生活在岷江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的氐羌人沿江南下,进入成都平原,建立了一种较为原始的宝墩文化,这是成都平原上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三星堆文明就是在外来的夏朝遗民征服这种宝墩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三星堆文明中所发现的青铜立人像就是夏朝的建立者大禹,他手上所拿的应该是一个木制的治水工具,后来朽烂了。大禹的传说应该就是夏朝遗民进入成都平原以后传播给当地的氐羌土著的,自战国以后四川地区就长期流传禹是川北汶山(郡)羌人的说法,当地羌人还世代举行祭祀大禹的典礼,其实这应该就是古蜀人的遗俗,“禹生川北”不过是后世的附会之说。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到现在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当中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字,仅仅是发现了七个刻画符号。一些人大肆伪造三星堆文物,并在上面专门制作了凉山古彝文,以此来证明三星堆文明和古蜀国都是凉山彝族所建立的,这种做法是极其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根据现在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鉴定发现,三星堆青铜器并不是在成都平原上铸造的,而是在长江中游的湖北境内铸造成了部件,然后又才运到成都平原上来焊接的。铸造三星堆青铜器所用的铜矿石和锡矿石的产地都是在长江中下游,而不在四川境内,这个是可以用科学手段检测出来的。四川境内成都平原上的广汉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古蜀国文明,根据近年来地下考古的新发现,这个文明体系自殷商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古蜀国灭亡多年以后的汉朝时期,古蜀文明到了东汉时期才彻底融入于当时的中原文明。也就是说三星堆文明和古蜀人的后裔就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四川人。
四川凉山彝族在封建社会被官书上称之为“猓猓”(注:读音luǒluǒ,现代汉语词典上将其注音为guǒguǒ,明显是搞错了)或猓猡、猓夷、凉山野夷、凉山生番,猓猓、猩猩、狒狒、狌狌在古代都是类人猿的意思,古代用猓猓来指四川凉山彝族是表明其文明程度极其低下,形同野人。国民党统治时期,认为“猓猓”一词含有民族歧视的色彩,下令将“猓猓”改写成“倮倮”二字,而四川民间一般称呼凉山彝族为“夷教”或“蛮子”。 1954年毛泽东认为“夷”和“倮倮”等称谓也带有民族歧视色彩,在共产党领导下不应该有华夷之辨,夷字不利于民族团结,将夷族改称为彝族。彝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毛泽东认为彝字底下有“米”又有“丝”,有吃有穿,而煮饭的锅也有了。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西南各个落后族群的统一名称。在1956年进行民主改革以前,凉山彝族自己是连一根针都不能制造的,当时汉族商人用一根针就可以从彝族手中换到十个鸡蛋。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刀耕火种,在1956年以前耕地都是使用木耙、木犁。
凉山彝族自称为倮苏,“倮”在凉山彝语中是黑色的意思,“苏”是人的意思,倮苏一词直接翻译成汉语就是黑人。唐朝时期曾经把他们称为“乌蛮”,他们最早出现在四川境内是在隋唐以后的事了,之前四川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种族的存在。
唐朝时期的西昌是中国西南之雄镇,城市规模相当之大,设有嶲州都督府,是大唐王朝经略云贵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无暇南顾,南诏与吐蕃联兵攻陷西昌,“都督见虏,兵士尽擒”,西昌地区数十万汉族军民被掳往云南为奴。南诏又把其境内乌、白二蛮大量移入西昌,彝族才成为今日四川的一个人口较多民族。回顾这段历史,是有助于帮助我们搞清楚凉山彝族并不是四川的土著民族,更不可能是先秦时期古蜀人的后裔,又怎么可能是古代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呢?
根据现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凉山彝族的父系y染色体与现代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和泰米尔人是同类,凉山彝族的常染色体也携带有明显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种的基因,这表明凉山彝族并非东亚土著民族,而是在某一历史时期才从印度次大陆进入缅甸或云南,又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才大量进入四川凉山的。凉山彝族以家支姓氏和血统来划分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完全就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翻版。古蜀人实行土葬,考古中发现蜀王所使用的都是船型棺,这表明他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江河水泊之间,船棺正是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在丧葬文化中的体现。而凉山彝族来自于古印度,受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历来实行火葬,从来不用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