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童话故事拍成电视的有哪些?
英语童话故事被改编为电视的节目有很多种。《格林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小红帽》等都有影视版本。也有许多现代英语童话剧或电影,如《彼得兔》、《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等都是经典之作。
英语童话故事拍成电视的有哪些?
英语童话变成影视作品的有下面这些:
冰雪奇缘,灰姑娘的故事,一千零一夜,白雪公主,豌豆公主,绿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海的女儿之美人鱼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快乐王子,小王子,哈利波特七部曲,小红帽的故事,野天鹅,皇帝的新装,这些都是从故事拍成电视的作品,
你试过给盲人讲解电影吗?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作为一种用声音的方式来补充视觉信息缺失的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在电影电视节目中,也应该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内。例如舞台剧、画展等,甚至对于视障者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里所针对电影的AD技巧的讨论,也可以给其它领域作为一些参考。
目前,关于电影的口述影像服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现场有一个口述员来配合电影的播放现场口述。第二种是将口述影像的声音和电影的声音剪辑到一起,让视障者在线听。其实,我们更期待第三种,也就是在少部分地区(例如香港)提供的“融合”式的服务——视障者和其它人一样进入普通电影院看电影,只不过多携带了一个无线声音接收器,来听取口述员为他们提供的视觉描述。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想要较好的提供服务,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电影。口述元自己观赏、解析电影,观察有哪些视觉信息是有必要讲述的,也要观察在哪里讲述比较合适。除了要注意每个情节需要补充什么视觉信息之外,也需要对整个电影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对于某些本以为不重要的信息重新评估。
那么,哪些信息是我们最需要的呢?从我个人经验来说,有以下几个最重要: (1)对话语言:有很多电影是非国语的,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口述员只要给我们念字幕就令人满足了。毕竟对于很多电影来说,除了画面信息就是对话信息最重要了。当然如果要念字幕,这样对口述员的要求就非常高了,他要不停地念,还要铭记在哪里见缝插针地加入其它信息补充,而且要注意不同语音语调的转换。因此,我认为这是需要单独讨论的类型,接下来将会限制于国语发音的电影来展开讨论。那么,还有一些电影虽然是国语发音,但是也会出现一些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如果字幕有翻译,我想,这是导演想要让观众理解的部分,那么一定要给视障者讲出来。我们视障者在看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的时候,就苦恼于一些日本军官之间的对话无法理解,仅仅能听懂“巴嘎雅路”……
(2)动作极互动:人物的动作有时候是关键的,例如男主角用手指不停敲击自己的大腿。但是如果动作是有声音信息的,那就不要再多此一举了。这里要提出的是我总结的口述影像“三个不”原则中的第一个“不”——“不多余”。上面的例子中,男主角在敲击大腿的时候是配上了一些音效的,那么就让我们自己去听吧!最怕就是口述员明明在我们听到电影里的角色踏着地板的脚步声的时候,来一句“这时候有人走了进来”……虽然仅仅九个字,但它们是多余的,如果在不影响当时声音想要营造的氛围的前提下,口述员非要寻找一些存在感,可以讲述一下当时这个人走进来的手部姿态、穿着或者场景背景,特别是当这些信息具有一定意义的时候。动作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接下来要说的更重要的是互动。如果说动作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与空间、物品的联系,那么互动在这里指的是人与人的联系。例如“a对b眨了两下眼睛”,或者在a和b对话的时候补充“b的脚尖朝向门外”。这些动作上的互动可以很明显的被捕捉到,因为导演会用镜头来特写,难的是我们如何讲,这一点将会在第二步骤中谈论到。 (3)颜色形状和空间位置:这些内容是针对物品来说的,画面中的物品是具有很多属性的,如果没有能够用声音来传达这些信息,那么口述员就需要来补充。要注意的是坚守原则一。因为这些信息几乎是每时每刻都需要补充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时候补充关键的信息。什么事关键信息,这可能要自己去琢磨,在此无法充分论述。不过,有助于情节的理解,以及对整体电影的理解有促进作用的,一定是关键信息。但是要注意的是,往往我们认为重要的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我们要相信人的脑补能力,特别是在电影正在播放对话的时候,我们只有1秒钟的“关键时间”,那么我们需要讲述电影中的晚霞是什么颜色以及怎样的变换吗?显然没有时间,1秒钟口述员可以讲的是“美丽的晚霞”就够了,甚至“美丽的”都是多余的。替代美丽的感觉的传达可以用口述员带有感叹的口气,也可以利用电影中带有的音乐来让视障者自己脑补。所以,关于这一类的信息,要注意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最关键的信息,考验的是口述员“选择”的能力。
(4)场景和风景:这部分常常是电影制作花费大价钱来表达的内容,那么如何让视障者也能体验到呢?对于场景,是情节转换和情节铺垫的需要,那么口述员可以简单描述地点、白天还是晚上等,常常这些描述是在没有对话的时候需要的。对于风景,一般而言电影会有音乐来渲染,那么要充分配合这些音乐,补充对于风景的描述。这一描述是更需要文学功底的,可以利用很多修辞手法,但是在观察的阶段,口述员需要做的,是捕捉重要的风景场面,抓出风景画面中的重要元素,特别是与电影主角、情节、内涵相关的细节。
所以,在第一部的时候,口述员可以先粗略的记下需要口述补充的内容。数量和用词可以考虑,但是把注意力放在寻找需要口述的点才是最重要的。而关键的文字编辑(即删减和修辞)环节可以留到第二部仔细推敲。
第二步,写作脚本。美国口述影像协会理事长Joel Snyder认为,口述影像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要用最少文字、逼真的形容与丰富的想象力,来描述出影像。因此,写下要讲述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留白”的讲究。写作口述脚本的时候也是这样。通俗来说,就是要注意原则一——不多于,以及原则二——不主观。具体写作可以落实到已下几点: (1)简明扼要:在第一步观察后得到的信息中,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编辑,落实到每一个字上,首先要注意的是尽量少用字,每一个字都要有它的存在异议。例如“a蹲下了身子”就不如“a蹲下”来得简洁,特别是在时间不多的时候就更需要注意这一点了。再比如,当画面在特写一个人的表情,画面停留2秒,那么你需要怎么描述呢?可以用“a很苦恼纠结”来描述吗?这里就需要提出原则二——“不主观”。口述员认为的“苦恼纠结”不一定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也不一定是观众所诠释的心境,而是口述员的主观判断。当然很可能是合理的推断,但是如果可以,请用比较客观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表情,例如“a皱起眉头嘴唇略有一些颤抖”等。再比如在描述动作的时候,“c狠狠地跺了一下脚,这其中,“狠狠滴”是口述员主观判断,请留给视障者根据声音来推断是不是跺的“狠”。对于“跺了一下脚”是不是可以根据原则“不多于”,也不要了呢?这就要看这个跺脚的声音是否有奇异,如果这可能被误以为是主角被气得将手上的书本砸到地板上,那么这几个字就不是多余的了,不过“了一下”这三个字好像是多余的哦,哈哈。
(2)选词生动:因为口述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无限”的事情(丰富的视觉信息相对于言辞信息可以说是无限的),所以不得不选择更合适的词汇。例如“抱”这个动作可以用“拥抱”、“熊抱”、“轻轻地抱”等等,那么哪个更贴切就需要口述员撰写脚本的时候来推敲了。另外,如果所用的词语是具有想象空间的那就最好。其实可以借鉴诗的语言表现,因为诗词常常用简单却生动地字眼,构建出丰富的画面(赵雅丽,2002)。
(3)逻辑清晰:在一些场景中,有很多角色,说话也很杂乱,这时候口述者有必要补充信息时,就要注意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也要考虑帮助视障者理清人物关系。因为其实视障者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有听觉方面的超能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辨识出每个角色的声音。不过作为脚本编辑,还是要剪掉多余的,留下精华的。例如在一个场景中有几个人相互对话,一开始可以讲述谁在对谁说话,但是到了几个对话回合之后,就不需要再讲角色的姓名了。这一点常常被忽略。所以,在撰写脚本的时候,需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一个字是不是多余了?这一个词语是不是太主观了?
关于第二步骤的编辑写作,可谓是口述员的工作之灵魂。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完美,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做到尽力。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还可以对电影本身做一些剪辑,拉长一些情节的时间线,制造更多的空间来补充视觉信息,类似这样的技巧已被一些专业的口述员应用在动作片的DVS中,效果被证明是良好的。
第三部,演绎脚本。这是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在现场或者录音的情况下,将脚本用声音语言演绎出来。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原则三——“不干扰”,并带给视障者较好的声音体验。具体可以落实到以下几点:
(1)音量:口述者的声音要适中,并且需要变化。在对白空隙中补充信息的时候,音量可以参考角色的正常对话音量,偏低一些没关系,视障者能够清晰听到就好。切莫音量偏大,这样就违反了“不干扰”的原则,因为我们正在电影的场景之中脑补想象,如果口述员的音量过大,很容易干扰我们的想象,其实那还不如不补充任何信息。如果在一些场景音乐响亮的情况下需要补充信息,那么口述员的音量就要随之增大。这一点可以通过让自己投入到电影中来实现,如果口述员的情感和电影是同步的,那么在高昂的时候自然他的声音就容易高昂起来,而在忧伤的场景中,也自然会放低自己口述的声音。
(2)语调、语气和音色:这几个方面和口述员的个人特质有关,但是也可以有所微调,主要还是看如何配合电影的分为。如果对自己的声音有更多的掌控,就可以提供更进阶的口述服务,例如利用不同的“声音表情”来替代画面中的“情感表情”。我们可以用坚定的语气来描述主角迅速而熟练轻松的动作,也可以用懒散的语气来描述主角“抬起眼皮”的动作。再比如在上面一点中谈到的配合音量,语调的变化可以来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至于音色,也可以考虑自己的声音适合讲述什么样的电影,这就更是后话了。
(3)情感表达:口述员的情感情绪通过以上两点来体现,但是除了要融入电影之中,也要能够脱离电影之外。有时候需要观察观众的反应,及时调整口述的脚本,例如现场观众都在疑惑不解一个很温情的场景的时候,口述员就要考虑是不是什么信息没有抓到,让观众在本不应该有疑虑的时候有了疑虑。口述员还要注意自己在融入电影的时候不要将过分的情感情绪表现出来,从而“干扰”了观众自己去体验电影表达的情感情绪。
以上三步骤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是反复进行的,第三步骤也会促进今后同一部电影或者不同电影的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改善。而且,在制作脚本的过程中,最好加入“审核”的步骤,让视障者来试听、反馈。甚至我在构建一个“审核机制”,类似翻译工作中的“回译”技术。让口述员给审核员在蒙上眼睛的情况下口述电影,然后让审核员充分理解电影的情况下,用视觉再次观看电影,接着再次比较这两次观看的感受,从而更直接的提出有效的反馈。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实际在制作无障碍电影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层面,需要执行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这本来就是一门专业技术,有强烈兴趣者请自行修炼。
赵雅丽教授在她的著作中,强调了口述者的“位置”问题,在提供口述影像服务的时候,是让声音更多的去配合画面,还是让声音来主导呢?作为一个受众,我接触很多无障碍电影之后,总结了已下三个方向的DVS:
(1)艺术在创造型:
这一类的口述员以个人为中心,将电影作品纳入自己的素材库,进行艺术在创造。可以理解为他提供的服务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作品,结合了他的主观感受和个人表现。这一类的口述员需要有一定艺术素质,个人也需要一定魅力,这样才会吸引粉丝去听他“讲电影”。赵雅丽教授就曾经讨论过口述影像到底是一种“翻译”还是一种“再现”,我想,这一方向发展的口述员应该就是遵循了“再现”甚至是主观演绎的思路。我个人并不排斥这个方向,但是往往很少有人可以达到这个类型的较高境界。有时候,有的无障碍电影真的做的听上去像是广播剧或者平潭说书,但却又缺乏艺术魅力,这就比较让人着急了。
(2)呵护喂养型: 这一类的口述员会假设观众需要很多补充信息,尽可能让电影变得更容易理解。他们的目的是尊重他们的目标观众,而可以并不尊重电影。例如,假设有一群老年视障者,他们看不清电影,也理解不了很多现在的新电影,但是他们又想要追潮流看电影来消磨时光。那么这一类型就非常适合他们。口述员可以在电影开始前讲述很多电影的背景之类,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解释一些电影中的新的名词。所以,让他们的受众看电影看得轻松快乐就行。这个方向其实比较容易在各地普及,因为对口述员的要求不高,而且受众的需求也不高。不过,如果是制作无障碍电影,并且是提供给所有可能的受众观看的,那就必须考虑这样的方式是否有普适性?怎么样才能是普适性的呢?或许只有遵循“少即是多”的哲学原理,回归到电影本身,尊重电影,才是最合适的。
(3)尊重客观型:
这一方向的DVS注重最大程度的尊重电影,用客观的视角来选择信息进行补充,遵守“三个不”的原则。其实说道如何尊重电影,展开讨论可能要涉及电影的本质问题。我在此仅仅提出一个电影门外汉的思考方向,那就是,电影是导演根据剧本来“导”出来的,那么一些视觉信息一方面是来自于剧本,另一方面来自于导演的主观建构。如果可能,无障碍电影最好能够可以参考电影的剧本,因为剧本本身就是非常简明的,而且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也都是避免主观描述的,这一点可以从剧本中较少出现形容词来佐证。然而导演这方面,就很难加以追踪了,能做的可能就是猜测导演想要表现的,然后用客观的线索去描述。不过,如果那些剧本中被用视觉信息表现出来的内容,被直接提供给口述员制作脚本,那将会是极好的。
目前的口述影像,似乎是在上面三种类型中徘徊,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不过为了更好的协助文化传播,个人认为第三种类型是更为合适的。
最后,不得不承认,口述影像要成熟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给身边的视障朋友提供一些类似支持。而我总结的“三个不”可以作为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唯一记住的东西。因为我是自下而上的谈论这门技术,所以不像是自上而下的理论家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只提出尽量不要怎么做。哈哈,或许这也代表了我们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心声——
口述影像“三不”原则:
不多余,
不主观,
不干扰。
============================
上文已经是三年前的感受与现象了,如今口述电影已经在全国都充分得到发展,我也有了更多的相关体验,例如在台湾多次参与口述舞蹈表演的脚本制作和评测,让我回过头来看口述电影就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所以如今我再看上述文章,不免有觉得很多不妥之处,正好在此机会能够得到更多的阐述。感谢在微博建立口述影像超话的视障朋友,虽然我们不曾共同合作过,但是彼此好像都一直深深地连接着,哈哈,再说下去就是好基友告白了。。。他们再次提起了这个话题才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整理:
首先我对上文的一些过时的信息做我本人主观的更新:
1,上文中提到主要的口述电影模式主要有两种。那么现在主要的形式还是这些,只不过线上的口述电影资源更多了,也有例如“听世界”、“无障碍影视”这样的专属app提供相关资源。另一方面,除了在图书馆一些视障专场的电影场所之外,也越来越多的商业电影院与相关组织合作,在电影院提供更优质的口述体验服务了,而且看的电影越来越接近潮流了。特别是2020年大陆手部直接在原电影制作中加入口述音轨的《囧妈》,以及在台湾2019年上映的《盲人律师》,掀起了口述电影正式进入平权模式的篇章(这两部商业影片本身就具有无障碍口述版本)。真是可喜可贺。
另外,说个不值一提的小事,那就是我本人与苏州小红帽的口述老师首次尝试了另一种新的模式,暂时称之为“独立口述语音模式”,这个方式指的是我们仅仅提供口述电影老师口述的语音,其中不包含任何电影的声音,那么这个独立语音就可以根据视障者的私人需求来配合自己看一部普通的电影。我们尝试的电影是《半个喜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搜索“两岸无障碍”这个专辑的第59期。不过,这个模式我仅仅称之为一个梦,沧海一粟,也或许终将成为一个孤岛,在这里提一下是因为背后的一些想法,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可能会提到。另外也希望对这个模式同样有兴趣的朋友给我一些反馈。谢谢。
或许我也可以这样总结目前的四种口述电影模式:
现场模式:也就是有口述老师现场配合电影的播放给视障者奖电影,地点或许在普通的一个房间、特定的空间或者电影院。当然也包括我们私下里找志愿者或者朋友给我们讲述的形式。
合成模式:也就是将电影和口述语音合成在一起制作成一个文件,提供给视障者获取后来观看。这种模式可以在例如中国盲文图书馆等机构索要CD,或者在app、助盲网站等地方取得。
原版模式:也就是在电影公司制作电影的时候就考虑到无障碍版本,这个应该是趋势,而在台湾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影片了,特别是公共电视台的一些电影,可以在油管上搜索“公共电视”+“口述影像”,有上百部哦。
独立模式:也就是作者尝试的制作一个独立的口述语音。这个语音可以用来配合视障者所参与的电影观赏情景,例如与朋友去电影院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给自己补充讯息,也可以在网上看电影的时候拿出来配合着听。当然,在香港等地提供看电影的人一个耳机的这种方式,如果语音是提前做好的也应该算是这个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耳机里的口述是现场老师讲的,那就归类于“现场模式”。
四种模式各有利弊吧,暂时不做过多评论,非要说的话,就是两个字——“感恩”!
2,上文中提到了制作口述影像的三个主要步骤,里面的要点真的太多了,所以难免叙述很不周全。但是我作为一个受众想说的基本已经得到表达。然而我知道专业的口述老师所做的,所精益求精的还有太多太多,在此我不说专业的部分,我还是以受众的角度想要说两句。
第一是我也不希望口述老师太辛苦,本身这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完美,甚至难以完整。口述影像面临的两大困境就是“超时间”和“跨维度”。时间永远不足以提供充足的语言讯息,这一点很好理解,特别是我们制作动作片的时候深有感触。那么跨维度我指的就是从视觉维度的讯息转换成言语维度的,这本来就是不同维度的转换,在赵教授的书中也明确阐述了这种“翻译”的难度。从现象学与全世学角度来说,我们能做的也都是“再创作”而已。所以基于这两个困难点,口述老师的工作真的很辛苦,那么我作为视障者,其实很多时候要的仅仅是一个“不多于、部主观、不干扰”的口述支持服务,也就是说有时候“无”比“有”好,“少”比“多”好,因此,请口述老师千万不要担心你说得不够,只要将所说的保证都具有有效性,就可以了。
第二是我在上文中提出第四部“视障者审核”的步骤目前看起来还没有相关机构足够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合成模式”的口述电影中很容易的看出。但是这一步真的太重要了,很多口述老师的辛苦付出,最终能够转化成优秀的口述作品,离不开视障者在其中的协作。就像是我们所倡导的那样——“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
3,上文中我提到口述老师的三种类型,本来想要写来娱乐娱乐的,想不到也得到一些朋友的认同。当然也是有反对的。哈哈。不过我也深刻的反思和自我批评了一下,我虽然在言语上控制了一下,但是还是带有一些偏见。例如在第二种类型上,我命名为“呵护喂养型”,显然是有一些负面了。看到最近社群里的一个基于200人左右的调查,还是有很多人希望在口述电影的前后加入电影之外的一些讯息,包括电影介绍、电影评论等。这代表了多数受众的声音,因此我深刻反思作为少数需求倾向的自己。。。。但是我还是很固执,认为电影本身没有的,口述就不应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补充讯息,应该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去搜索,而不是丢给口述老师准备。当然我知道老师们还是很乐意的,而且其实搜索资讯对于视障者来说相比看得清的人来说的确多一些困难,所以,好吧,最终我还是接受了电影前后加入一些额外叙说的形式了。但是请务必不要在电影过程中加入“额外信息”啊,恪守“三不原则”还是我的坚持。。。。
4,关于“三不原则”,我做一些补充说明吧:
不多余:相应的,口述者要做到的是“精简”。上文中我有具体描述了文字上的精简,其实在非语言层面也同样需要精简。例如有些人容易有很丰富的声音表情,很多时候我们更希望通过电影本身的声音去感受情绪,所以当原本就有的时候,口述老师的声音希望尽量“单薄”。另外,关于电影之前的广告是否需要口述,我的想法是,看看广告商是否提供相关经费了。。。啊哈哈。其实也可以考虑稍微讲一下,毕竟我们视障者听到了声音也会想要好奇一下的,而且我们也有“被广告”的需求以及欣赏某些优质广告的需求。但是如果喧宾夺主,就又变得多余了,所以口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另外想要再次强调的是,电影中很多时候的画面讯息是我们可以通过电影音效来获得的,那么就不需要再用语言来补充了,例如某位女主角正在上楼梯,那么我们可能可以通过电影中上楼梯的声音听到“有人在上楼梯”,这时候需要口述老师告诉我们的是谁(前提是画面中已经显示出是谁了),而不需要“正在上楼梯”这些文字。我们难以做到“不多于”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忘记了在制作脚本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视觉讯息之外,也同样要注意声音讯息,我们口述提供的讯息=需要的视觉讯息-已有的声音讯息。
部主观:相应的,口述者需要做到“客观”。这里的客观当然是相对的。一方面我们尽量用客观的描述,在现象层面进行表述,另一方面遇到无法客观描述的时候也做到尽量具有普遍意义的主观描述。具体还是请参考上文。其实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难点在于我们要将“自我”搁置起来,但偏偏这是一项以“人”为工具的工作,呵呵,所以我常常说,能够做一个优秀口述老师的人,本身在身心灵层面也是非常超俗的。所以,或许,口述老师可以从练习“放下自我”开始,哈哈哈,说的有点儿往我心理学专业偏了;了。。。
不干扰:相应的,口述者需要做到“和谐”。口述的声音是需要和谐于电影本身的,我们要甘愿做一个配角,对吗?很多地方为了做好口述电影的项目,请了一些专业的播音员来,声音真的好听,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声音战绝了我们更多的听觉通道,他们的声音很多都是厚重、立体的,但是一个舒服的口述声音其实只需要单薄清楚即可。当然,这个过程中音量的变化和语气的拿捏还是醉醉重要的,详情请参考上文。同样,还是要说“放下自我”吧。。。。。嘿嘿嘿。
5,展望
如今,大众和相关机构已经越来越重视口述影像了,也有不少机构自“心目影院”之后推出了培养口述专业工作人员的计划,例如“如何成为口述影像电影讲解员”系列教学视频以及一些相关教材。我相信,今后我们视障者可以更多的享受道文化平权带来的快乐。
然后,除了口述电影之外,口述影像也在舞台剧、舞蹈表演、各类艺术展览情景中得到应用。也期待在口述电影方面能够往口述美剧、口述英剧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很多小伙伴共同的呼声,貌似还没有团队这样尝试过。
最后,5g时代就要来了,口述电影是否能够趁机突飞猛进一下呢?我想倡导的口述影像“独立语音模式”,如果能够在更多视频app上推广,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大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因为制作这样的独立版本相比其他类型会容易很多,也容易传播。不过暂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