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都有一块石碑,韩国人把它当作“国耻”,为什么政府禁止破坏它?
韩国首都的石碑被视作“国耻”,这是因为该地区曾发生过屠杀和暴行,导致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为了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韩国政府出于公共安全考虑禁止破坏该石碑。这个决定可能源于对历史记忆的尊重和责任感。
韩国首都有一块石碑,韩国人把它当作“国耻”,为什么政府禁止破坏它?
我西瓜来答
近年来,当我看到韩国时,我想笑。韩国自己的戏剧越来越多。我总觉得他在不断地去中国化。越是这样,他越是不断地打自己的脸。
我记得2017年,特朗普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独家采访。他郑重地说,朝鲜半岛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
之后,韩国主要媒体官员跳出来说,特朗普扭曲了事实,伤害了韩国人民脆弱的心,严重影响了美韩人民的伟大友谊!这真是一颗玻璃心。
韩国首都曾被称为汉城,2005年1月,中文翻译名称改为“首尔”。韩国只要求中国改变首尔翻译的变化。然而,中国已经按照睦邻友好的原则进行了改变。
自1970年以来,韩国从各种中小学教科书中剔除了汉字,造成了一定的时间混乱,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到目前为止,汉字的使用已经重复了好几次。
今天要讲的石碑叫《清朝皇帝功德碑》,观众好奇为什么清朝奉承皇太极的石碑还是在韩国首都首尔。
听西瓜对你说。
这块石碑位于韩国首都首尔乐天世界大楼后面。虽然韩国之前没有清除这段历史是一个奇迹,尽管它被推到、埋葬到最后的搬迁。
石碑后面由汉、满、蒙三种文字组成。
1970年,韩国的谚语逐渐取代了汉字,因此刻有的文字中没有现在的韩国文字。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个“清朝皇帝功德碑”站在韩国:
明末,皇太极的势力不断侵蚀明朝在东北的土地。明朝政府要求朝鲜表示,朝鲜派军队攻打皇太极,但没有战斗。
1636年,本着先解决后方问题的原则,皇太极进攻朝鲜,击败朝鲜军队,占领朝鲜首都汉城。史称“ “丙子乱”。
1637年春天,远离南汉山城避难的朝鲜仁祖被迫请降,并表示愿意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立碑的建议是清朝官员马夫大夫大。( 马福塔)提出,但清朝并没有认真对待。然而,为了迎接清朝,仁祖主动为皇太极立碑,于是命令改建三田渡坛,铺砖造阁,写立碑石 皇太极功德。
立碑需要篆刻文字,仁祖命令文化圈帮忙。
但是朝鲜的文化圈不会这么做。谁愿意做这样一件羞辱国家的事?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找到了一个表格和写作的人。最后,在1639年( 崇德四年)十二月是时候完成工作了。之后,政府将维护这块石碑。
直到1895年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清朝才完全失去了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石碑于1895年2月被推倒。
1983年,这块石碑被推倒、埋葬、发掘、埋葬后才得到保护。
韩国政府认为,清朝皇帝的功德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该继续作为韩国民国的国耻象征存在。
2007年初,一位韩国爱国狂热者朴某某因用红漆肆意破坏书写石碑被捕入狱。石碑直到2007年6月才修复。
2008年,韩国政府决定将清朝皇帝的功德碑迁移到乐天世界大厦后面,而原碑下描绘的朝鲜仁祖向皇太极三跪九磕的铜板被移走,没有科研价值。
虽然清朝皇帝的功德碑被韩国试图抹去,但它仍然屹立在韩国首都。无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承认这段屈辱历史的勇气都是有价值的。
感谢阅读,喜欢西瓜的点赞和关注。
古代国名?
1、夏:前2070-前1600
据说禹曾被封为夏伯,因为他被称为“夏”。此外,据历史学家范文兰先生介绍,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井地区)后,被称为“夏”。
2、商:前1600-前1046
据说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并被商封为商,后来称其部落(或部落)为“商”。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称“殷”或“殷商”。
3、周:前1046-前256
周部落到古公父时,迁居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后,以“周”为朝代名。周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为在镐的东方,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前221-前206
据《史记》记载,原为古部落的首领非子是周孝王的羊马,被周孝王命名为“嬴”,并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又称陇西谷名)。后来襄救了周,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国。
5、汉:前206-公元220
项羽将刘邦称为汉王。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中国。这个国家被称为“汉”。汉代初期是长安,后期是洛阳。因此,首都有“西汉”和“东汉”,时间上可分为“前汉”和“后汉”。
6、魏:220-265
汉献帝曾将曹操封为“魏公”、曹丕代汉后称“魏”为“魏王”爵位。历史上又称“曹魏”,皇室姓曹。
7、蜀:221-263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区,蜀指四川,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叫“蜀汉”。汉指东汉的延续。
8、吴:222-280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又称“东吴”,又称“东吴”。
9、晋:265-420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了他的头衔,迫使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名“晋”。
10、隋:581-618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命名为“随国公”。隋文帝后来袭击了这个封爵,称之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而走的意思是把恐惧变成了“隋朝”。
11、唐:618-907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头衔传给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玉建唐朝。
12、辽:907-1125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为居住在辽河上游。
13、宋:960-1279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历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使。因此,陈桥兵变后,在宋州发财,国名为“宋”。
14、西夏:990-1227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命名,称为“大夏”。因为它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15、金: 1115-1234
金都市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据说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6、元:1206-1368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决定的。取《易经》中“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意思是大而优先。然而,有些人认为它与蒙古人的习俗和图腾有关,有些人认为它与佛教有关。
17、明:1368-1644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为了鼓励人们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首领韩山童称“明王”(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了他的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信仰白莲教,还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是小明王左副元帅)。在朱元璋获得政权后,这个国家被称为“明”。
18、清:1616-1911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部分。北宋时期,女真族建立了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为了向外扩张,后金切断了与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将“女真”改为“满州”,将“金”改为“清”。宋代,女真人受契丹人的约束。他在契丹语中代表“辽”字的意思是“铁”,所以命名“金”意味着它比铁更强大,可以压倒“辽”。史学家对“金”改为“清”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皇太极应该避免尖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