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娱乐拿破仑十大经典之战?

拿破仑十大经典之战?

wolekan 08-18 2次浏览 0条评论
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在欧洲多地发起军事行动,包括滑铁卢战役、莱比锡战役等。他指挥的军事行动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尊重,并最终导致了法兰西帝国的灭亡。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战术家,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拿破仑十大经典之战?

奥斯特里茨战役,马伦哥战役,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土伦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波西米亚的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7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

如果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接受联军的和谈会怎么样?

欧洲地方虽然小,却因为河流多,形成了很多风情迥异的民族,所以欧洲自古以来就缺少战略名将,因为没有战略名将施展的空间。比如二战初期,德国军队的闪电战一波流推倒西欧,根本就没有名将们进行战略机动的空间,只能正面硬抗。因此,出于实用的原因,欧洲的战术名将多如繁星,如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迦太基的汉尼拔、罗马的马略等,当欧洲的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战争时,德国出现了克劳塞维茨,著述了一部《战争论》,则已经到了18世纪,比起《孙子兵法》晚了2000多年。相对于中国的书斋里的落地秀才和键盘侠都能说出“外交进攻”的战略思想,欧洲人则对在战场上有战略思想的名将更是推崇备至。拿破仑直到如今依然被欧洲人推崇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拿破仑不仅有战术上的创新,在战略上也有很多建树,最为出名的是拿破仑尝试着用政治和军事的方式对欧洲进行统一,即使这种尝试被证明最终是失败的。

拿破仑十大经典之战?

(欧洲的孙武:克劳塞维茨)

值得一提的是,克劳塞维茨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时也参加了战争。战争结果以普鲁士引以为豪的方阵战术的最终落败,并在1807年被迫签订了《提尔西特条约》,普鲁士的国土和人口损失了50%,军队被限制在4万人,并且要赔偿法国军费1亿法郎。据此,普鲁士已经难以作为欧洲的重要大国,而如果普鲁士不签约,那么拿破仑的法军将会一直驻扎在东普鲁士。这样苛刻的条款,使得拿破仑的革命外交谈判专家塔列朗都建议拿破仑修改为温和条款,但是拿破仑傲慢地拒绝了。

拿破仑此时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他作为“法兰西人的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人、瑞士的统治者,他统治的版图广阔无比,西起大西洋、北达波罗的海、南至亚平宁半岛的靴尖,东端则已伸展到了巴尔干半岛的达尔马提亚海岸,这些足以令查理大帝和“太阳王”路易十四黯然失色。即使在最有进取心的革命将领看来,拿破仑的伟大成就简直就是一个童话。

拿破仑十大经典之战?

(帝国越过了自然边界)

法国和德国历史上长达300年各自表述的“自然边疆”理论,在此时成为了一个假说理论而非实际。因为即使法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要求国莱茵河右岸的土地,而如今拿破仑的大军已经开进到了东普鲁士。如果皇帝陛下愿意,他的庞大的征服军队甚至都可以开进莫斯科,根本不必要与那瘦弱的俄国沙皇结盟。法国此时的大国沙文主义,伴随着拿破仑取得的军事成就,体现在法国的内政外交中。“沙文主义”一词就产生于法国士兵对皇帝陛下的崇拜信任之后产生的心理优势形成的傲慢。

即使如此,皇帝陛下却仍不满足,永远不能低估一个几乎可以创造历史的皇帝的自信。在皇帝陛下看来,在英国没有屈服之前,欧洲就没有和平可言。自从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惨败之后,法国海军已经无法同皇家海军较量,更无法动用陆军去征服地处海岛之上的英国。拿破仑唯一打垮英国的希望就寄托在“大陆封锁”之上:凡是在法国及其盟国占领区,发现英国臣民或货物一律扣押和没收,断绝欧洲大陆与英国的一切经济往来,从而困死英国,不战而屈人之兵。拿破仑对俄国释放出善意的目的,即是如此,他要将欧洲变成一座堡垒。后世的希特勒也如法炮制,在大西洋建设了堡垒防线。

拿破仑十大经典之战?

(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

“大陆封锁”一度让英国经济陷入困境。由于英国进口的小麦有四分之三来自欧洲大陆,英国国内的小麦售价从每夸特66先令飞涨到117先令。但是,皇帝能够命令军队,却无法命令金钱的力量屈从自己的意志。走私,尤其是在法国南方海岸线长达四千公里的伊比利亚半岛,成了大陆封锁制度中最薄弱的环节。随着英国人的反封锁日见成效,伦敦的御用政论家因此嘲笑拿破仑“你们的封锁顶不了什么事”!“你们一心要把人家饿死,人家却吃得胀破了肚皮”!

在刚刚取得俄国人的友谊之后的1807年10月,为了关闭里斯本港这个英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拿破仑调转枪口对葡萄牙宣战,揭开了长达6年之久的“半岛战争”的帷幕。

法军穿过西班牙领土,每日急行军14英里,未遇什么抵抗就在11月30日到达了葡萄牙首都,一切仿佛都很顺利。英国陆军远远地望见法国陆军的军旗,在略作抵抗之后,立刻扬帆出海,浑然不顾他的盟友葡萄牙的死活。对于英国人而言,此刻的法国陆军横扫欧洲,英军也难以抵挡。

但是,拿下葡萄牙并不是拿破仑唯一的目的,拿破仑早就决心赶走马德里宫廷那个腐败无能的波旁王室,吞并“盟友”西班牙,使得在法西两国之间“不再有比利牛斯这条边界线”(这是当年路易十四的名言)。于是,打着进军葡萄牙旗号的法军顺手占据了西班牙的各个军事要地,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假途伐虢”伎俩。1808年5月,拿破仑图穷匕见,为西班牙选定了一个新国王,他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被废黜的西班牙王室成员在法国警察监视下前往指定的流放地——枫丹白露和瓦郎斯。不言而喻,与当时在拿破仑掌控下的其他“独立”国家一样,约瑟夫“国王”只有“扩大了的县长的职权”,西班牙变成了法兰西帝国的又一个附属国。

(拿破仑率军开进西班牙)

此时法国的“自然边疆”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远远突破了历代的理论上的位置,阿尔卑斯山、莱茵河、比利牛斯山、大西洋,已经阻挡不了皇帝的脚步——皇帝陛下想要的是统一整个欧洲。

然而,征服西班牙的举动如此草率,让拿破仑的帝国患上了长期失血的病患。由于西班牙人的抵抗,法国常年在西班牙地区保持数量在30万人以上的占领军。法军面对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被民族主义热情坚定抵抗意志的全体西班牙人。一个西班牙老百姓对趾高气扬的侵略者说“打几年仗怕什么,我们赶走摩尔人(阿拉伯人)可花了800多年时光”!战前,西班牙作为盟友,每年能够为拿破仑提供600万法郎的经费,如今的西班牙每年却要求皇帝陛下报销3000万法郎。更让拿破仑忧心忡忡的是,西班牙的广阔殖民地,自此对英国全部敞开了市场,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产生的效果,被西班牙的殖民地的商品抵消了,而缺少海军的皇帝陛下却无能为力。

更为严峻的事件接踵而至,此时的拿破仑尚不清楚,他日后真正的敌人已然在西班牙战场收获威望。1808年8月1日,一支1.23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在葡萄牙海岸登陆,一个重要人物就此登场,就是英军统帅,陆军中将阿瑟.韦尔斯利爵士,他在日后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威灵顿公爵。此后,作为英军、葡军、西班牙反抗军的统帅,威灵顿在西班牙奋战了5年,终于在18013年5月的维多利亚城一战成功,将法军彻底赶出西班牙。

(西班牙是威灵顿的成名之战)

从巴斯克地区的维多利亚直到法国边境的一路上,“大炮、倒翻了的马车,遗弃的军用两轮车,受伤的士兵、平民、死马和死驴布满了大地。”在身穿红色制服的英军轻骑兵如同一团烈火般的追击下,失魂落魄的法国人更是拼命快逃,约瑟夫国王丢掉了抢来的多幅意大利名画,抛弃马车,单独逃亡。法国炮兵斩断了牵引大炮的绳索,只顾自己骑马逃命。法国人总共扔下了415车弹药、100辆军车和151门大炮,可说是把法国在西班牙的全部军用装备都丢光了,甚至连茹尔丹的镶金元帅节杖也落到了对方手里,成为英国军队的战利品。皇帝陛下对此错愕不已:“当前在西班牙发生的事情如此荒唐,简直难以想象。(约瑟夫)国王本来可以集结10万精兵,这支军队足以击败整个英国!”因为在西班牙取得的辉煌胜利,威灵顿被晋升为元帅。

西班牙战场如此艰危,拿破仑为什么不亲自来到半岛力挽狂澜呢?这是因为拿破仑此时正在经受惨重的失败,这使得皇帝的注意力始终被集中在东方战场,在那里,皇帝的百万将士正在浴血奋战以避免疆土被敌对势力蚕食。

1812年6月24日的夜间,拿破仑被迫向5年前的盟友俄罗斯发起进攻。为什么说拿破仑是被迫的呢?这是因为亚历山大虽然与拿破仑结盟,但是对法兰西帝国的利益却不置可否,毕竟俄国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于波罗的海,屈从于法国的意志,使得俄国的大地主和大商人都损失巨大,拿破仑却没有做任何的补偿。俄国人可没有帮助法国人火中取栗的义务,而且如果法国最终统一了欧洲,那也绝非俄国之福。对于欧洲大陆上的强权,不管是法国还是德国,英国人都对俄国人保持了相当大的善意。因此,俄国对“大陆封锁”政策一直视而不见,这使得拿破仑的大陆政策变得千疮百孔。

(法皇与俄皇的会晤结盟)

由于利益上的分歧,俄国与法国的友谊自从缔结以来,就一直是互相利用。法国人希望与俄国的友谊来逼迫奥地利帝国对自己俯首帖耳,因为皇帝陛下明显感受到来自欧洲南部的躁动,而此时皇帝陛下并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应对奥地利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俄国则是希望利用法国的友谊来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放弃对俄国的抵抗政策,将东南欧地区拱手交出。

拿破仑对俄国人的不满,很快就因为在西班牙的失利形成了征服俄国的决策。法军能够横扫欧洲,并非是因为法军掌握了多么高精尖的武器装备,而是法军率先从普鲁士的线型战术中发展出了散兵线配合炮兵的战术。这种战术要求指挥者的能力非常强,因为涉及到步兵、骑兵、炮兵的协同作战,同时还有散兵、阵型的调整。欧洲国家的军队在初次与拿破仑交锋时屡屡败下阵来,就是在于将领们对这些兵种的协同做的很不好,而拿破仑因为是炮兵出身,能够十分机动有效地利用炮兵来打开缺口。可是这些欧洲将领们也在败仗中逐渐学会了拿破仑的战术,虽然不是十分精熟,但是也发展出了克制拿破仑战术的法宝:不动如山。拿破仑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以散兵吸引,将敌人诱骗出稳固的防线,在运动中发现敌军的联结破绽,以炮兵轰开缺口,击溃敌军阵型,尔后骑兵冲锋,扩大缺口,最后是全军追击,收割战果。因此,如果对阵拿破仑时,不管拿破仑如何引诱,始终不为所动,拿破仑也就无机可乘,只能选择正面拼消耗。法军最终逐渐走下神坛,就是败于这样的战术下。

(普鲁士死板的战术导致了耶拿战役的溃败)

拿破仑在1809年后,逐渐发现他想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以1807年的艾劳会战和弗里德兰战役为标志,法军虽然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牺牲惨重。敌对国将领之所以选择撤军,更大的可能在于慑于皇帝陛下的威名,在势均力敌时选择了撤退。因此,拿破仑的帝国在1810年后的军事实力实际是处于相对下滑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个,其一是连年战争,法军老兵逐渐消耗,新补充进来的新兵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其二是俄国的本尼格森、奥地利的卡尔大公都逐渐摸透了法军的进攻套路,开始形成针对性的打法;其三是法军深陷西班牙战场,数量众多的老兵不能被调往前线等等。

1812年的拿破仑就处于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他能够感受到他的实力在逐渐衰退,而英国人还在活蹦乱跳,西班牙战场传回来的也都是不好的消息。怎么办呢?趁着法军的威慑力仍在,将俄国彻底击败,把欧洲变成一座铁桶江山,再慢慢与英国消耗,这是拿破仑唯一的选择。不然,如果假以时日,法国能够扛过5次反法联盟,能够扛过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吗?英国人阴魂不散,拿破仑必须兵行险着,在西班牙战事正酣时,出兵征服俄国。

(拿破仑征俄最终失败)

拿破仑为了征服俄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动员,几乎整个欧洲的骡马都被征调了。他一共组织了57万大军,其中,27万士兵是法国老营,其余的都是拿破仑的附庸国提供的部队,有波兰人、德意志人、波西米亚人等。

征服俄国的战争是失败的,当1812年12月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从征俄国的大军只有27000人度过了维斯瓦河。虽然皇帝陛下损失惨重,但是也给俄国造成了40万人的伤亡。因此,拿破仑依然有信心重整旗鼓。

他回到巴黎后,立即进行征兵工作,以应付接下来形成的第六次犯法同盟——在拿破仑的记忆中,被围殴几乎是常态。他对来自西班牙的求援请求置之不理,反而还从西班牙抽调了1200名军官,6000名军士和24000名老兵回国,用以充实新征募的新兵。这对威灵顿公爵获得西班牙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契机。

拿破仑已经顾虑不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战场了,他的敌人已经聚集在德国东部,逼迫拿破仑交出德意志地区,回到莱茵河。他的岳父皇帝——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托人告诉拿破仑接受和谈,退回到莱茵河左岸,将莱茵河右岸地区还给德意志(奥地利代表了德意志)。这个方案被拿破仑傲慢地拒绝了,因为拿破仑的大军仍在胜利的状态中进军,拿破仑指挥18万法军与反法同盟的30万大军在莱比锡附近苦战。拿破仑在在德累斯顿获得了胜利,这让拿破仑暂时忘却了征服俄国和西班牙战场的惨败,他又踌躇满志,准备通过一两次辉煌的军事胜利,重新获得战场主动权。

(莱比锡战役中法军陷入十面埋伏)

但是,出乎拿破仑意料的是,他不在场的其他战线却接连遭到了失败。拿破仑麾下的元帅们,极少有独当一面的帅才,他们大多习惯了听从皇帝陛下的指令,而皇帝陛下也习惯了军旅戎马生涯。因此,往往拿破仑出现的战场,以他自己的威望,能够充分调度所有的资源参与战役,而其他战场却因为彼此掣肘,难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此,反法联军的统帅们也学会了猥琐发育的战术,一旦侦知对面的法军的统帅是拿破仑本尊时,打个照面就走,根本不与之纠缠。对于法军的其他将领,这些联军的统帅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大打特打。当拿破仑回援时,这些联军又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种十面埋伏的猥琐打法虽然不光彩,却十分有效。直到最后,皇帝陛下虽然赢得他所指挥的所有战役,却输掉了整个战争。此时与法国为敌的国家有:瑞典、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英国。拿破仑没有等来他所希望的胜利,联军开进了巴黎,皇帝仍在枫丹白露转战,但是他的元帅们却献了巴黎。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进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拿破仑从加冕称帝到失败只有10年)

在莱比锡战役前,奥地利帝国曾经告诫拿破仑,要让他把德意志地区让出来,退回到法国的自然边疆。如果拿破仑听从了他的岳父的话,战争就可以避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英国与拿破仑的法国之间的鏖战是二虎相争,即使拿破仑愿意退回莱茵河左岸地区,英国人也不会放过法国,因为拿破仑手中依然有足够强大到挑战英国的实力。而即使拿破仑退回到莱茵河左岸,德意志邦国中的普鲁士和奥地利也不能满足,因为低地国家还一直掌握在法国手中,而法国通过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依然向德意志南部邦国的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国施加影响。

从另外一个方面,即使拿破仑放弃莱茵河右岸地区(鲁尔工业区),不违背革命宪法(1793年的革命宪法规定了法国不能放弃一寸土地),但是在法国的盟国心中,法国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武力保护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法国作为欧洲霸权国家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这在西班牙战场失利、征俄失败等不利的态势中极易被放大影响,拿破仑此时特别需要一场“三皇会战”一样的辉煌胜利,来宣告法国的强势归来。

除此之外,拿破仑在法国毁誉参半,保皇党人一直没有放弃反对拿破仑的政治努力,甚至在拿破仑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法国宫廷内部就有向反法联盟暗通消息的大员(拿破仑的副相塔列朗)。拿破仑推到东普鲁士后,立刻返回巴黎,即是因为巴黎人心思变,拿破仑需要立刻出现,稳定人心。

(拿破仑善于营销包装)

因此,不管是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欧洲各国的地缘政治、法国的国内政治等各个方面,拿破仑都没有可能接受和谈,他需要的不是妥协,是胜利。只有胜利,不断地走向更大的胜利,才能让这个出身于破落户贵族的拿破仑获得国民相当程度的忠诚。拿破仑的帝国建立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形成统治的合法性,他不能进行妥协这样的政治冒险——而且他的敌人也断然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如果他虚弱了,他的敌人会像饿狼一样将他扑倒在地,哪怕是曾经的盟友,也同样如此。正如德意志南部邦国的巴伐利亚,在法国崩溃后,他们迅速摆脱了附庸关系,重新作为德意志邦国,与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讨论起“自古以来”的德意志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土。

莱比锡战役在线电影观看
宾智故障灯全亮快速消除? 本田宾智的黄色叹号是什么?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