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学习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wolekan 12-21 2次浏览 0条评论

很多人都喜欢谈论高分低能的学生,认为他们具有很高的智商,但却在处理事情时表现出非常低的情商,被称为“高分低能”,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大多数人都能够平衡自己的智商和情商。

我想给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他叫袁涛,湖北人,在中小学期间一直都是学校里的学霸,很多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印象都是“学习成绩好,人聪明,有想法”,2010年,袁涛参加高考,以591分的高分,顺利考入了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当年他的成绩在整个湖北省排名全省第88名,能进全省前100名的学生,绝对算得上非常牛的学霸,选择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也不是没机会,能上复旦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袁涛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学生,年轻气盛、恃才傲物,有点目空一切,开学后,袁涛顺利进入了复旦大学,他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上,他这样介绍自己:“我叫袁涛,袁世凯的袁,波涛汹涌的涛”。

按说,很多学霸进入复旦大学这种名校后,都会努力学习,在这样大的一个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但袁涛却不走寻常路,他表现得格外“突出”,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当年的复旦校园里,人尽皆知,这归功于他在复旦校园里制造了三次动作非常大的事件,3次都是公开挑战复旦大学的权威。

第一次,“伸张正义”

很多学生在大学里,可能都有抱怨过学校的食堂,要么觉得不好吃,要么可能会觉得不卫生或者嫌贵,等等,在袁涛上大学期间,当时学校食堂曾经有一段时间,食堂的筷子质量不好,出现了掉木屑的情况。

这种事,在很多其他学生来说,最多抱怨几句,但袁涛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搞出了大动作,直接在复旦大学论坛里直接发贴《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直接扬言如果食堂不换筷子,他自己掏钱来换掉食堂的筷子,而且要录视频发到网络上,这事等于直接“威胁”学校,挑战学校的权威,最后被校方知道了,学校立即进行了整改,换了食堂的筷子,终于并没有让袁涛做出极端的行为,事件最后以袁涛“胜利”告终,这也让他非常得意,在论坛里也有了“筷子哥”的称呼。

第二次,好心办坏事

有了第一次“筷子哥”事件,这让袁涛有点膨胀了,第二次是袁涛本身办了一件好事,却最后弄成了坏事,起因是他高中同学得了重病,袁涛在复旦大学甚至全国大学范围里发起了爱心捐助,最后募捐到了30多万元,这绝对是一件善举。

但最后,袁涛却将矛头指向了复旦大学,在校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指责复旦大学官方没有支持这件事,在网络上发表对复旦大学各种失望的言论,再次对学校造成了很不好影响,又一次挑战学校的权威。

第三次,怒怼学风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袁涛个性张扬,特别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各种不合适的言论,第三次事件同样如此,这一次,他怼的还是复旦大学,他在网络上发贴,声称学校校风不佳,学校的教授只会念PPT,对学生不负责任等等言论,再次在网络上将复旦大学顶上了风口浪尖。

在网络上,袁涛可以说是一名“网红”,之前拥有很多粉丝,特别是前两次事件,还是得到了部分同学的支持,但这次袁涛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大放阙词,直接指责复旦大学的学风,引发了很多学生的不满。

袁涛一次次在网络肆意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全不顾影响地随意抨击学校和其他人,虽然有人支持他的做法,但时间一长,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指责,很多人觉得,作为一名学校,应该踏实学习,要有一颗包容心。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2012年的时候,袁涛在网络上公开发表了文章《再见,“自由而无用”的复旦》,宣称自己将从复旦大学退学,离开“自由而无用”的复旦大学,拂袖而去,寻找自己的“自由”去了,很多人对此唏嘘不已,最后在2013年,复旦大学发布了他的退学决定书。

后来据知情人透露,从复旦大学退学后的袁涛,“流浪”到了南方打工,直接踏入了社会,退学后的袁涛,没有再次在网络上发声,不知道是后悔还是满足自己当下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袁涛这样一位有个性的学生,你们怎么看?欢迎交流。

复旦对学生是相当宽容的,学生非常自由,有很多选择,既然他对复旦的理念和现状不认同,甚至达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无法在此得到任何提升,退学也好,毕竟这是个人的选择,成年人可以为自己负责了,学校也尊重他的选择,一个学生退学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思想活跃的复旦,他在抨击学校的人里,算是比较平庸的,退学是唯一的“亮点”。

再说说广播台“讨伐”的问题,我读书时也是广播台的,这个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复旦广播台是学生自己管理的,台长也是学生,我们每天的稿子不需要经过老师审核,学校不会通过广播台来通知事情,发表评论,同样作为学生,你有表达观点的自由,其他人也有评论的自由,不过,我也觉得在广播台上讲这个不太好,因为他的观点并无特别之处,广播台一说,反而给他塑造了一个好像被校方“打压”的“斗士”形象,引起了外部的关注,还容易让人误解。

他说的问题是不是存在呢?复旦一定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定是不完美的,但当你看到这些不完美的时候,选择如何去做呢?有人尝试改变,有人尝试适应,有人则会把自己的挫折都归因于此,发发牢骚,然后离开,校风不好是他挂科的原因吗?呵呵,学校不完美你可以选择退学,国家不完美呢?移民吗?人生不完美呢?自杀吗?当然了,你有这个自由。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复旦虽然不完美,不见得就把他污染了,还是有很多人在这里成材的,我的绝大多数同学,对复旦都有深厚的感情。

我09年复旦硕博连读退学!化学系!当时也很纠结,中途后悔过,幸好现在混的跟读完博士的同学差不多!因为好多博士同学从事的跟我一个行业!以后怎么样不好说吧,自己选择的路,只能向前看!

这是一个眼高手低、目空一切的躁狂症患者,在一群别有用心的脑残的摇旗呐喊下,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完全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于是只能赚得一时热度,时间一长,泯然众人,惨淡收场,悔之莫及。

鲁迅说了,真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用退却来表达他的勇敢,我却只看到了他的懦弱!

我相信作为国内前三的大学,应有的包容性绝对会有,而该学生自身也是有些问题的,用退学的方式来解决自身与学校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该学生勇气缺失了,偏激过了头,我大胆预测他流入社会,更大几率上会为社会增加问题,而不是为社会解决更多问题。

无论北清还是复旦,本身都会存在某些问题,而根源,在体制,他没看懂,自然走错了步子,他若把自己当斗士,则应该尽力继续战斗,至死方休,而他不是,也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去适应环境,而是选择了退却,他只是个懦夫,社会不应该关注他,忘了就好。

网查:袁涛 ,2010年湖北省高考591分、第88名 入读复旦(成绩真的一般般,比我的孩子差远了);2012年 在复旦大学学习了两年的袁涛,于人人网上发表文章《再见,“自由而无用”的复旦》,宣布退学!只能说:年轻人热情有余,认不清自己的实力,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盲目地沉迷于自我崇拜,耽于个人小格局!试问:督促校筷更换,校方亦从善如流,作为学生本是些微末技不值一提,何来膨胀如斯?再说了,二本上复旦本就荒谬,校方处理何错之有?古人言“不平则鸣”,讲究理与智并重,绝非如蝉嘶蛙鸣般遇事即于网上聒噪_为人弟子之道还是必须坚守的!唉,孟母教子的内涵,袁生明显是不甚了了!子不学,断机杼!很难想象:在英才遍地的中国,大学肄业的袁涛,等待他的将会是一个怎样曲折的人生?年轻人任性妄为,首先就与理智相悖,其行为与街头古惑仔何异?慎之,戒哉!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能明白自己时下的能力与能量~就是俗话讲的:

复旦大学知乎
山东十大夜市排行榜? 大学怎么申请贫困助学金?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