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公开课,与共享课区别?
大学的公开课和共享课都是一些提供在线教育资源的平台,它们在定位、服务对象、内容及目的上有显著的不同。
1. 定位与服务对象
公开课:主要用于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它通常是供学校内部或特定群体观摩和评估,公开课的重点在于展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共享课:以面广量大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它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核心资源,不仅有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高校教学活动必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共享课体现先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在线互动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2. 内容与形式
公开课:通常采用常规的教学形式,如讲授、讨论、互动等,以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它更侧重于展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共享课: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展示和传递,包括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以及必需的教学基本资源,如教学课件等,它强调的是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及师生在线互动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
3. 功能与目的
公开课:主要目的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研究方式。
共享课: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意味着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它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促进优质资源的普及与共享。
区别如下:
大学的公开课与共享课在定位、服务对象、内容及目的上存在显著区别。
公开课:
作为教研形式,公开课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公开课通常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向非本校的学生或社会公众开放,让外界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改成果,它强调的是教学展示和交流,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促进教育方法的改进。
共享课:
相比之下,共享课更多地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知识的普及,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世纪早期史”、“美国文学”等课程属于知识普及类,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资源共享课则以面广量大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服务主体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同时也面向社会学习者,它不仅提供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教学活动必需的各种基本资源,构建了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体现了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公开课侧重于教学展示和交流,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
共享课则侧重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知识的普及,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资源,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
大学公开课通常是由本校教师面向校内外公开讲授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展示性,而共享课往往是多个学校联合制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
大学公开课和共享课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 目标受众:
公开课通常面向更广泛的大众,不仅包括本校学生,还可能吸引社会上对该主题感兴趣的任何人;
共享课主要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比如其他高校选修该课程的学生。
2. 课程系统性:
公开课在内容上可能更具独立性和专题性,不一定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共享课往往具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课程结构,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作业与考核等。
3. 教学要求:
公开课的学习相对自由,没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和考核机制;
共享课通常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作业提交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获取学分。
4. 互动性:
公开课的互动可能较为有限,主要是观众观看和接收信息;
共享课可能会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小组作业等,以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5. 学分认定:
公开课一般不提供学分;
共享课如果是其他高校认可的课程,学生完成学习并达到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6. 资源整合:
公开课的资源整合相对较为简单,可能主要是教师的授课视频;
共享课会整合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在线测试等。
大学的公开课和共享课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它们的详细对比:
受众范围:
公开课:其受众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面向所有人开放,无论是学生、教师、家长还是社会大众,都可以参与公开课的学习和交流,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传播、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共享课:相比之下,共享课的受众范围相对较小,它们通常只针对某一特定群体或地域内的学习者开放,例如某一高校的学生或特定领域的研究人员。
课程系统性:
公开课上可能更具独立性和专题性,不一定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共享课:往往具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课程结构,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作业与考核等。
教学要求:
公开课的学习相对自由,没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和考核机制。
共享课通常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作业提交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获取学分。
互动性:
公开课的互动可能较为有限,主要是观众观看和接收信息。
共享课可能会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小组作业等,以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学分认定:
公开课一般不提供学分;
共享课如果是其他高校认可的课程,学生完成学习并达到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资源整合:
公开课的资源整合相对较为简单,可能主要是教师的授课视频;
共享课会整合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在线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