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玩车有道如何评价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

如何评价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

wolekan 12-26 2次浏览 0条评论

如何评价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但仍然涌现出许多的忠臣良将,证明我们汉民族还是有英雄的,但是上有昏君,下有奸佞,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令人悲愤,令人惋惜。

如何评价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



卢象升绰号“卢阎王”,曾被崇祯皇帝钦封为“总督天下兵”的一位名将。

卢象升,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军绕过关锦防线,从喜峰口越过长城,进而围困京师。大名府知府卢象升率一万多名团练,赶到北京勤王,是唯一一支入京勤王的人马。当然,我们了解明朝历史的都知道,只要你来勤王,崇祯就肯定会安排你的后事,绝不肯让你白跑。

如何评价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



崇祯三年,卢象升被委任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他采用戚继光练兵的方法练出了一支天雄军。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冲锋陷阵,深受爱戴。有一次军中断粮三日,卢象升也和普通士兵一起不吃不喝。

崇祯六年,农民军袭扰京郊,卢象升受命率军镇压,在冷水村大破敌军数万人。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被箭射中额头,满脸是血地冲锋在前,最终击溃敌军。战后,农民军叫他“卢阎王”,又恨又怕。

如何评价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



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历大小阵战数百起。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吃过他的大亏。

崇祯帝就升卢象升为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授了尚方宝剑,负责东南平贼事务。明朝授了你尚方宝剑,就说明要倒大霉了,敢拿明朝的尚方宝剑,一般都活不成。

崇祯九年,卢象升上书,论天下义军四起的原因,“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说这些肯定没用。崇祯要能听进去才怪了。反而被疑心是妄论朝政,朝中权臣还想着你要夺权呢?

崇祯十年,多尔衮率八万后金军入关,意图京师,崇祯帝急召卢象升驰援,委任他“总督天下兵”,保卫京师。

兵部尚书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议和,为此联合监军太监高起潜一起陷害卢象升。 卢象升名义上“总督天下兵”,节制全国援兵,可实际上他真正能指挥的却只有两万人。卢象升率领这两万人马在巨鹿的嵩水桥与八万清军接战。

卢象升派人向监军高起潜求援,可高起潜因与杨嗣昌早有密约,坐视不理,他率领数万关宁铁骑驻守50里外的鸡泽,按兵不动。

卢象升率部孤军奋战,深入重围。

关键时刻,卢象升左右两翼的总兵虎大威与杨国柱又丢下卢象升逃跑了,卢象升只得孤军奋战。亲手击杀数十敌兵,他身中4箭3刀,战死沙场。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而死。

而高起潜在听到卢象升战败的消息后,慌忙率军逃跑,遇到清兵埋伏,大败。

卢象升战死以后,杨嗣昌怕他没死,担心回来报复,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其中一人叫俞振龙,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战死了。杨嗣昌不信,令人鞭打。俞振龙非常硬气,被打了三天三夜,奄奄一息,仍然说:“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八十天后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殓。

杨嗣昌和高起潜在朝堂禁言,没人敢说卢象升一句好话。这就是所谓的大明王朝的骨气。

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杨嗣昌都不允许。直到杨嗣昌死后,朝廷才追封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

这就是明朝特色,你尽忠而死,就千方百计地侮辱你的家人。如果你投降了,才肯开表彰大会。

后来清兵南下,卢象升的弟弟卢象同起兵抗清,兵败投水而死,卢象晋出家为僧,卢家抗清殉难的有百余人。确实是满门忠烈。

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昏君和小人。

这一点上明朝远远不如清朝的胸怀,即便作为敌人,清朝也很敬重和佩服卢象升,对他的忠烈大加褒扬。

卢象升死后,天下震动,自与后金开战以来,虽损兵折将,但大明尚未有督师战死的先例。

卢象升的枉死使得天下大势更加难以收拾,西北和中原的义军再无忌惮,清军也屡次放胆入关,如无人之境。

昏君刻薄寡恩,朝中奸佞当道,宦官弄权监军,诸藩欺凌百姓,官场腐败无能,纵有再多再勇的绝世良将,焉能建功?

熊廷弼,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包括洪承畴,大明王朝就是这样,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在夕阳下,慢慢走向了煤山那颗歪脖子树。

卢象升,字建斗,常州宜兴人。为人忠肝义胆,骁勇善战,有于谦之志,岳飞之难,是明朝末年值得大书特书的杰出人物。

卢象升万历年生人,天启年中进士,死于崇祯年。相较于标准的文人士大夫,卢象升有很强的带兵打仗能力。他从崇祯二年自募军队抵抗清军入关开始,便率军与八旗兵、蒙古军、内地起义军连年作战,直至最后为国捐躯。

卢象升作战勇敢,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他靠自已的言传身教训练出了一只精锐部队—天雄军,成为明末朝廷最为倚仗的作战力量之一。卢象升治军严明,能够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每次大战前都慷慨激昂的鼓舞军队的士气,因而屡战屡胜,官职也越升越高。

这不是我画的,看着还有那么点意思。

但卢象升性格耿直,他的对敌策略就是以剿为主,因而遭到朝廷高层内部的猜忌和排挤。崇祯十一年,清军再次入关,卢象升奉命率宣府、大同、山西三镇边军驰援京师,与清军主力对峙于巨鹿地区。在此之前,有名的逃跑将军大同总兵王朴借口河北有敌军进犯,已先期撤离战场。而太监高起潜统帅的关宁铁骑数万人距离不到五十里地,却拒绝了卢象升的增援请求。当战斗打响后,宣府总兵杨国柱、山西总兵虎大威又临阵脱逃,只剩下卢象升所部不过几千人而已,最终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卢象升以身殉国。




明末,朝廷机器已经陷入运转不畅的局面中,文臣各有主张,武将拥兵自重,无法做到上下一心,內患与外乱如何才能平定下来呢?如果人人都能像卢象升那样,忠心赤胆,恪尽职守,也许大明朝还会出现一丝转机。

抗力清朝的大明忠臣,农民起义军的冷酷杀手。

天雄军

天雄军是为了护卫京师组建的一只队伍,历史还要回到1629年十月,狡猾皇太极避开了袁大帅守卫的宁锦防线,从内蒙借道突入关内,京师震恐,召集各地地方军队进京勤王,卢象升招募自己的老乡、朋友、兄弟、家人一共一万兵马进京抗清。

卢象升战场上身先士卒,现场下与士兵同甘共苦。“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有这样的主帅何愁战斗能力不强大呢,由于这只部队作战勇敢战绩彪炳而被人们称道之“天雄军”。

力主抗清

1636年,卢象升升为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事。卢象升于是大兴屯田,谷熟以后,储存了二十多万石谷米,解决了边疆将士的粮饷问题,宣府、大同渐渐稳定下来。

1637年,皇帝诏令已经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率领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并以卢象升赐尚方剑,总理天下救援兵马。由于朝廷内部勾心斗角,卢象升手上只有极少兵马,1638年十二月,卢象升在巨鹿的贾庄战死,死的极其惨烈,甲下尚着麻衣白网。三郡之民闻之,莫不痛哭失声,声震天地,怀念这位抗力清朝的大帅。

农民起义军杀手

1633年,山西一群贼兵起义涌入北京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不肯走,窥视京师,卢象升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接连出兵,稳准狠几套组合拳,完全将贼兵打回原形,彻底歼灭。

1634年,卢象升以右佥都御史前去抚治郧阳。凶狠的四川贼兵就驻扎在郧阳的黄龙滩,虎视眈眈,卢象升和总督陈奇瑜分路夹击,一路奇袭突击不断,先后在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地重创敌军,从此郧阳得以安定下来。

1635年五月,卢象升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绞杀叛军。八月,崇祯任命他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五地军务,兼湖广巡抚,稳定了大明的整个东南部。在任期间,卢象升破汝州30万农民军,光州大败高迎祥、李自成部,解救滁州,此战贼兵的死尸填满了沟壑,滁水都因此无法流动,七顶山把贼兵把李自成精锐骑兵给歼灭殆尽。卢象升大帅在,湖北、河南的李自成、高迎祥等人只能躲在陕西、湖北、四川交界地带的群山之中,瑟瑟发抖不能自保。

历史辣评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
总督各路援兵兵部尚书卢象升,宜兴人,有勇略,先后治兵十余年,身经百数十战,亲冒矢石,未尝挫衄,为杨嗣昌辈所尼,屡起屡踬,崇祯十一年,大兵临蒿水桥,象升督师拒战,以孤军无援,炮尽矢竭,徒手格斗,身被四矢三刃而死,仆顾显殉。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在战场上经常出现书生们的身影,他们带着千军万马在纵横驰骋,而武将们却谦卑的在底下听命令。王越、谭纶、王崇古、胡宗宪、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明朝“书生领兵”的杰出代表。

而在这群人杰中,卢象升又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

其他的儒将,基本都是稳坐中军帐,属于脑力劳动者。而卢象升在考中进士前,是练过武术的,他可以提着130斤的大刀冲锋陷阵,估计关二爷在他面前也不敢太嚣张。

文武双全,是卢象升的第一个典型特征。

1629年,满清从喜峰口南下,北京城危在旦夕,史称“己巳之变”。

这个时候,袁崇焕也在回援的路上,但是崇祯非常心慌:“要是城破了,朕的诗和远方去哪里找?”于是赶紧发了一支穿云箭,只等千军万马来京城相见了。

诸位大佬们,收到崇祯发射的穿云箭,慢吞吞的来了,谁也不敢去跟清兵掰掰腕子。卢象升没收到崇祯的穿云箭,但这个知府临时招募了一万士兵,主动前来救驾。

没有加班工资、没有出差补助、没有绩效考核,卢象升都不在乎,他来了。但他没机会打仗了,因为清兵抢了一票就撤了。

这次表现,让崇祯认识了这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小知府。

爱国忠义,是卢象升的第二个典型特征。

鉴于卢象升在京城的突出表现,崇祯决定给他一个奖励——升官。

1630年,卢象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并建立了一支特殊的军队——天雄军。

天雄军的将士们,没有特别的训练、装备、口号,但他们是一支拖不夸打不烂的部队。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亲戚。

只要有人牺牲和受伤,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因为那个人打八杆子就跟自己有关系了,不是表叔就是老舅,能不生气嘛。所以压根不用卢象升开动员会,这支部队的士气旺的很。

有一次,由于军队断粮3天,士兵们闹起了哗变,要求卢象升给一个说法。但是到中军帐,他们就乖乖的回去了。因为,他们看到卢象升跟他们一样,已经3天水米未尽了。

官兵一致,是卢象升的第三个典型特征。

卢象升每次上战场从来不摆架子,永远冲锋在战斗第一线。

有一次,他在跟敌人展开白刃战时,敌人的刀都砍到他的马鞍了。卢象升看都不看一眼,还在奋勇杀敌,这架势颇有千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势。战马牺牲了,就下马步战,他就一个念头:我必胜。

突然,一支冷箭射来。

冷箭正中卢象升的额头,这个时候他肯定想起了夏侯惇的励志往事,于是伸手把冷箭拔下来,继续作战。真是牛,被爆头都没死。

将领都这么拼命了,士兵自然勇往直前。农民军看到这群不要命的疯子,吓得头也不回的跑了。于是,卢象升获得了“卢阎王”的称呼。

战场肉搏,是卢象升的第四个典型特征。

由于打仗勇猛,所以屡战屡胜,卢象升也一路升官。

原本已经总理东南五省平叛事宜了,却因为满清又来串门了,所以卢象升又成了宣大总督,去跟那个强壮的邻居打架了。

当时东北的山海关防线很牢固,宣府、大同一代的安全性还是挺高的。所以卢象升就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在那里开展屯田运动,为以后的防御战做准备。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宣大的谷子熟了以后,每亩收成一石,一年下来存了20多万石粮食。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崇祯也很高兴,于是就号召北方各地向卢象升同志学习。

文可安邦,是卢象升的第五个典型特征。

卢象升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

在崇祯皇帝的领导下,明朝的人才就是用来杀的。不是上战场被杀,就是上菜市口被杀。卢象升有幸,赶上了第一种。

1639年,清兵南下劫掠河北。卢象升奉命带领宣大部队去阻击,并且节制天下援军。好大的威风,但是他能调动的只有自己麾下的2万人。

关宁军的监军太监高起潜不愿意受他指挥,当卢象升在前线抗敌的时候,他却命令麾下的5万大军按兵不动。而卢象升手下的两个总兵全部临阵脱逃,于是他只能带着5000人马去跟清兵决战,最终壮烈牺牲。

方苞: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

蔡东藩:至清军入塞,勤王诏下,张凤翼、梁廷栋辈,毫无经济,徒事畏缩,各镇又多观望,入援者惟一义士卢象升,及一奇女秦良玉。象升固忠,并世尚有之,独如良玉者实难多得,特笔加褒,为女界吐气,即为男子示愧,有心人下笔,固自不苟也。

乾隆帝:总督各路援兵兵部尚书卢象升,宜兴人,有勇略,先后治兵十余年,身经百数十战,亲冒矢石,未尝挫衄,为杨嗣昌辈所尼,屡起屡踬,崇祯十一年,大兵临蒿水桥,象升督师拒战,以孤军无援,炮尽矢竭,徒手格斗,身被四矢三刃而死,仆顾显殉。卢象升材优军旅,志竭股肱,坎坷遭时,艰难就义,今谥忠肃。

这个把全部热血忠心献给国家、献给君王的男人,终究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仰。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拼搏,赢得了敌人的尊重,并与岳武穆、于少保这些先贤站在了一起,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将领,民族英雄。自崇祯六年起,卢象升开始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的部队,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

崇祯十一年,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连捷,但是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了尚书的职务,以侍郎的身份事事。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领部队在巨鹿贾庄被清军主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导致卢象升的部队把炮弹和箭矢全都用完后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

进士及第,文武兼备

万历二十八年,卢象升出生,他皮肤白皙、身形消瘦,但力气极大。天启二年,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后升迁为员外郎,后又升迁为大名知府。从这里我们会发现卢象升是个文人,不是个舞刀弄棒的人。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绕开袁崇焕重兵设防的宁锦防线,从喜峰口突入关内,直接威胁京师。卢象升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

崇祯三年,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在大名、广平、顺德三府整顿军备,组建了“天雄军”。

崇祯四年,卢象升因政绩、军事突出,被升为按察使,仍然执掌军务。农民军流窜到京师南部和河南北部,卢象升率军将其击溃。

奇谋武勇,激励人心

卢象升在对付农民军上很有办法,知道农民军尽管人数众多,但是大多人不过是跟从之人,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因此在战斗中总是能集中兵力消灭对方的精锐,挫其锐气后一举击溃。

且在战斗中,卢象升能身先士卒,自己冲锋在前。有一次自己头部中箭,还是继续作战,直到把敌人消灭干净,农民军都叫他“卢阎王”,看到他不战自溃。

由于卢象升是进士出身,因此口才极佳,每次战斗前都会给大家做思想动员,激励大家的爱国热情。卢象升能和手下将士同甘共苦,一次部队三天没有粮食,卢象升就三天没有喝水,因此得到大家的爱戴,人人愿意为其效死命,每每作战皆能获胜是有道理的。

平乱有谋,治国有术

崇祯九年正月,卢象升在凤阳大会诸将,然后上书朝廷,阐述自己的灭寇方略:“巩固国本,各自为战,专粮专响,剿堵并用,攻守兼备”。同时卢象升还积极组织军民进行农耕生产,恢复国力稳定民心,人心思定则四海升平。

巨鹿贾庄,英雄末路

因为力主抗清,后朝廷的主和派矛盾很大,崇祯帝此时又听信主和派的建议,因此卢象升尽管被委任总督天下军马,实际上能听从指挥的人不到两万。

在巨鹿贾庄,卢象升迎来了英雄末路,两个总兵逃跑了,太监高起潜尽管手里有号称天下第一雄兵的关宁铁骑,但是拒不发兵援救卢象升。因此卢象升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清军,打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最后自己力战而死。

护国有功,青史有名

卢象升死后,三郡之民痛苦失声,声音震天,顺德知府将情况上报朝廷。但是杨嗣昌一直想网络卢象升的罪名,因此拒不上报。

卢象升死后八十天才被安葬,明政府一直都不承认卢象升的功绩,直到主和派杨嗣昌在剿灭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才追封卢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卢象升是明末崇祯时期的名将。崇祯十一年(1638年),卢象升在巨鹿遇到清军埋伏,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卢象升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却是文武双修,善于射箭和大刀。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的清兵突破长城到达北京附近。卢象升招募了1万军队来勤王,受到崇祯的赏识。

崇祯三年(1630年),卢象升训练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军队,称为“天雄军”。卢象升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天雄军成为和关宁军起名的强力军队。

崇祯派卢象升去攻打农民起义军,卢象升以攻为守,经常把高迎祥、李自成打的没脾气,被称为“卢阎王”。

巨鹿之败

崇祯十一年(1638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等人率大约5万清兵,突破长城,在华北平原大抢掠。

卢象升带天雄军和宣大、山西的军队大约3万人,高起潜带的关宁军大约3万人,在河北追击清军。

但卢象升和高起潜不和,两人分兵行动,这是一个败笔。

不用说他们两人的6万军队能否打败5万清军还是个问题,现在还分兵行动。后来因为大同方向有蒙古警报,卢象升的军队被调走了1万5。

卢象升的军队在巨鹿附近落入了清军的埋伏,想50里外的高起潜求援。高起潜畏敌不敢来援。卢象升的军队被清兵“骑数万环之三匝”,最后全军覆没,卢象升也死于军中。

卢象升之败显示出明朝的几大弱点:

1,君臣之间的不和,大大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

2,明朝缺乏对付清军的有效战略。明朝应固守黄河及运河一线的大城,在北京一带集结重兵,等多尔衮北返时,在北京附近决战,才能以逸待劳。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鸡泽邯郸汽车救援价格多少
广东暨南大学全国排名? 重庆现场招聘人才市场有几个?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